核危机下的新能源变局
2011年04月18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日本强震海啸引发的核电站核泄露危机,仍在发酵中:核电站漏出的“冷却水辐射量超过正常水平十万倍”的消息,让人心惊肉跳。
各核电大国在日本震后相继表示,将对核电发展采取更加审慎的政策。
前不久,在天津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经验推广会上,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国务院参事张洪涛,此次日本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就是要认真思考能源结构里面核能的安全问题。”
新能源“此消彼长”
受到政策缩紧、以及对核电发展信心低落等不利因素的冲击,纽约和法兰克福股市核能板块主要个股在事故发生后纷纷下挫。法国核反应堆供应商阿海珐累计跌幅已经超过16%;而国际上三家主要铀矿开采商的股价,累积跌幅均超过20%。
同时,业界开始预测,在目前节能减排越收越紧的形势下,其他新能源可能迎来增长狂潮,以补足核电发展放缓带来的“缺口”。
在这一逻辑推动下,欧美主要市场上的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个股纷纷上涨,在美国上市的英利绿色能源(NYSE:YGE)和天合光能(NYSE:TSL)涨幅都在16%以上;国内市场上以金风科技(002202.SZ)为代表的新能源公司表现也异常出色。
了解到不仅光伏、风能,甚至连相对边缘化的地热能也开始备受关注。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副部长文冬光,2011年他们计划完成全国29个省会级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工作已经开始启动,预计投入资金可能达上亿元。”
文冬光介绍,2015年前还将计划完成地级城市及县级城镇浅层地温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规划,初步建立监测体系,“这将会给城市带来新的能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