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其实无处不在
伊丽莎白·尼尔森是我省友好省瑞典东约特兰省新任省长。履职伊始,这位女省长选择了一次以“环保和建筑节能”为主题的友好交往之旅,近日率当地30多位专业人士组成的“环境技术领域代表团”来中国江苏,先从昆山到无锡,然后再到南京。
“江苏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以每年1.5个百分点增长,相当于每年要新建一个100万人的特大型城市。人口密度大,环境容量低,经济增长快,这样的省情决定了必须高度重视节能减排。”面对瑞典客人,省住建厅副厅长顾小平坦陈“困局”,而从建筑节能看,建筑能耗约占全省社会总能耗的20%,现有各类城镇建筑约19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增城镇建筑面积约1亿平方米。由于既有建筑中3/4是不节能建筑,所以,建筑节能任务十分艰巨。
瑞典客人立即接过话茬。东约特兰省副省长马茨·丹宁格说,1990年至今,该国GDP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耗却做到不断下降。像东约特兰省政府就制定了《可持续城市发展目标》,内容包括空气净化和水净化、垃圾处理、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可持续发展交通系统等。“其中城市区域供暖,过去瑞典主要依赖化石燃料和燃油,目前却更多地使用生物燃料,生物燃料的使用量已超过此前30年化石燃料的数量。”
瑞典的双子城林彻平和诺彻平,是瑞典人“变废为宝”的典型代表。按随团前来的瑞典驻上海总领事姚汉森所说,那里“没有可以浪费的杂物”。它们拥有两座热电厂,用木材碎片、木质垃圾、废轮胎和生活垃圾等来生产热能和蒸汽,乙醇工厂用热电厂的蒸汽作能量,以小麦、杂交麦和大麦作为原料生产出世界上最高能效的谷物乙醇,这些乙醇被掺进常用汽油中。在瑞典,90%以上的零售汽油都混合有乙醇,而乙醇工厂发送来的沉渣残留物中产生的生物燃气,则输送给瑞典首家农作物燃气工厂。在那里,生活燃气是从城市废水处理工厂产生的淤泥中提出的,经过发酵后,生物燃气升级为汽车燃料。更有意思的是,生物柴油的原材料则来自本地区餐馆的废植物油。
风电、太阳能、波浪能……在瑞典,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真的是无处不在,Plantagon公司CEO汉斯·哈索说,他们甚至在球形建筑中利用温室效应种植蔬菜,在高楼内也开辟出了“种植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顾小平表示,江苏也正加紧推进节能减排。以建设领域为例,制定了建筑节能标准,要求新建建筑须达到50%节能设计标准,并逐步过渡到65%,像南京的银城大厦,节能标准已达到了65.2%,每年可节约88.2万度电。江苏还在全国率先规定,12层以下住宅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当前,我省正在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开展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等工作,建立了省级建筑能耗监测中心,促进建筑业主在建筑运行中的节能。
另据省住建厅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孙晓文介绍,我省已酝酿“用能定额”监管举措,即每幢楼限量用电,超过多收费,同时推行“阶梯电价”。本报记者 曹旭超 汪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