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观点对峙空调业
2002年06月1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持续的高温,使得空调销售异常火爆,然而,空调的价格依然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敏感话题,围绕价格,国内著名家电企业却有着截然相左的两种观点——
观点一:便宜没好货倡导者:以格力为首的一批家电企业。
主要理由:①低价空调有偷工减料之嫌,功能和质量难以保证。
②低价空调售后服务没有保障。
观点二:便宜买好货
倡导者:以格兰仕为首的一批家电企业。
主要理由:①在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今天,消费者最需要的空调产品是技术更先进,品质更高同时价格更低的产品,一句话,便宜买好货。
②把产品做到最好容易,把产品做到最便宜也容易,但要把产品做到最好成本又最低是非常困难的。以格兰仕为首的一批家电企业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利用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制造业之机,用拿来主义方式,引洋人技术,搬洋人工厂,为洋人贴牌,在研发、设计、营销、运输等各个产业链环节上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较之其他企业,它们更具有总成本领先的优势。
③任何一家知名的家电企业所生产的空调都不会偷工减料,便宜没好货的宣传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同为国内著名家电企业,却有着针锋相对的两大价格流派,而且每一流派的背后似乎都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数据、例证支持,那么,他们的观点到底孰对孰错呢?让我们听一听专家的意见。
专家评说
李正(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一般来说,企业的定位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成本结构和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方式。一个以品牌经营为导向的企业,它会投入大量成本用于品牌的维护和宣传上,而一个以成本控制为导向的企业则会在各个环节节约成本以获得相对优势,从而降低产品售价。
我个人认为,采用便宜买好货策略,还是采用高知名度高价格策略,从策略本身来说,无所谓好坏,关键是对企业是否合适。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也会有不同的倾向性,实惠型消费者,会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时尚型消费者会选择高知名度高价格的产品。
刘春雄(郑州大学工学院管理系副教授)采用低价策略的企业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没有其他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可能会有偷工减料的行为;第二种是多方面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像格兰仕这样的企业属于第二种。它在制造业上的优势,不仅中国领先,而且世界领先,它的规模优势,它的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优势,它的加工过程中的高科技优势,它的新产品推进速度的优势,都是中小企业以发动自杀行为的价格战所无法抵抗和仿效的。因此,我认为格兰仕等企业是家电业中为数不多的有发动价格战实力的企业,我们在评价和分析企业的低价策略时,要把这两类企业区别对待,不要归到一类里去。
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便宜没好货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工业化历史仍然很短。以前的商业比较简单,最大的成本组成是原材料,一旦降低成本只有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现在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产品结构、产业链、高科技、营销和管理等方面给了企业很大的变化空间,同样成本的产品,品质可能会有巨大差异,反之,同样品质的产品,成本也会有巨大差异。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出现了一批能够用低成本做出高品质产品的企业,但这类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作为一个全球领先的企业,其心态和思维方式是有别于中小企业的,维护行业的健康成长会使它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它怎么可能会用偷工减料的方法来实现低成本、低价格呢?只不过这样的企业在中国现在还为数不多,否则,便宜没好货这句话将被重新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