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很受伤 空调业遇“凉夏”悲情收场
在经过了连续两年价格上涨、销量上扬的喜人局面之后,2008空调企业在水深火热中惨淡收场。受困于今年的“凉夏”,加上楼市萎靡、全球经济不景气、大众消费预期不乐观等因素,内销下挫,外销增速明显放缓,空调市场颓势尽显,这个夏天,空调厂商们可谓经历了一场集体性阵痛。
“凉夏”出人意料
空调市场很受伤
出乎“大寒之后必有大暑”的预期,2008年的“凉夏”给了空调市场不小的打击。根据奥维咨询在全国230个城市2200家门店的零售监测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空调销量同比下降14.76%,销售额同比下降9.05%。专家表示,空调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产品,遭遇“凉夏”后,整体市场下滑的势头难免。今年5月份之前,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销售渠道,都在大量囤货,但预想中的旺季始终没有出现。中怡康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空调市场呈现出“量、额同降”的态势,零售量和零售额分别下降了15.5%和12.26%。
按照往年的惯例,3、4月份市场的平静尚属正常,空调厂商一般是从5月开始发力促销,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厂家通过加大特价机比重刺激市场拉动常规机销量的手段似乎不灵了。业内人士表示,5月至7月底,二线品牌紧跟一线品牌步伐,特价机价格一降再降,但受“凉夏”侵袭,除了“五一”小黄金周3天之外,销售业绩整体未达到预期效果。
除去天气因素,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也是造成空调销售下降的因素之一。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导致空调内销普遍下滑,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外销增速也明显放缓。而空调销售的内外交困使得全行业的空调库存压力进一步提升。令空调销售更加悲观的还有能效新标的实施,而无论最终入市门槛定为2级还是3级,都将带动空调整体价格水平的上涨,随之而来的便是销售压力的增大。
分析人士预测,在多重因素的制约下,即将到来的2009冷冻年的空调销售形势可能更为严峻。
品牌处境各不同
推新品寻求新机
卖场人士总结,2008冷冻年度各大空调厂家投入的促销资源是去年的两倍左右,但效果却远远不及往年。记者了解到,今年深圳市场三大空调巨头都是使足了劲头拼份额,格力在深圳启动新公司后迅速调整,美的成立销售公司精细经营,海尔作为奥运赞助商欲借奥运东风奋起一拼,然而,周密的促销攻势却敌不过天气的拖累,一线品牌也只能望天兴叹。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一线品牌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2008冷冻年度,一线品牌的市场份额基本未变。
相对来说,二线品牌的日子就比较不好过了,“虽然不至于没有饭吃,但日子过得着实艰难,”某品牌负责人的无奈表达了二线品牌的心声。
根据1—7月的统计数据,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亦略有下降。而随着空调能效标准的提升,空调产品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新的空调能效国家标准的入门等级将从原来的五级提高到三级或是二级,这就意味着现有的4、5级产品很可能被强制淘汰。
根据测算,新标准一旦执行,将给生产企业增加15%左右的成本。
毫无疑问,这对身处水深火热中的空调企业将是致命的。那些创新能力不足、成本管理能力有限的企业,无疑将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有些企业将因生产的产品达不到新标准而退出空调市场。今年个别企业已经出现了经营困难,甚至开始退出主流市场。
无论如何,2008冷冻年度已经结束,进入8月底,一线品牌如格力、美的都陆续推出空调新品,为下一阶段推动市场作准备,而随着新品的上市,一线品牌价格逐渐上升,业内人士预计二线品牌将按惯例跟进价格的上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