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企业危中寻机 哈空调如何迎风傲雪
近日,在哈尔滨开发区迎宾路工业集中区内,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的两个大项目———500千伏电力变压器建设项目和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空冷系统建设项目,先后在寒风中破土动工。
如今,这两个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明年将陆续竣工投产。
在目前低迷的经济形势下,国内主机行业的规模已经下降6%—8%,哈尔滨市众多配套企业受危机影响的情况已经显现,哈空调何以能迎风傲雪?
魄力源于实力
“我们在技术改造和研发上的大笔投资从6年前就已开始。”公司总经理胡振岭说。当年,为消除自身在大型火电机组空冷设备的系统设计和产品设计方面存在的“软肋”,哈空调果断决定上马60万千瓦发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及核电空调设备改造项目。在完成乌拉山发电厂两台30万千瓦机组和通辽第二发电有限公司1台60万千瓦机组直冷系统两个国产化项目后,哈空调成功进入了大型电站空冷设备市场,成为国内唯一全面掌握大型电站直冷系统核心技术的企业。此举使我国打破了国外公司在此领域近70年的垄断,在电站空冷技术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由于火力发电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使得电站空冷技术特别是直冷技术在国内外火力发电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采用传统的湿冷方式,一座60万千瓦电站年耗水量为1000万—1800万吨,而同等发电量的空冷电站年耗水量却不到300万吨。
就是凭借技术研发实力和大手笔技术改造,哈空调一次次抓住了随之而来的机遇。今年8月,哈空调与中国华电集团在京签订《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空冷技术装备国产化合作协议书》,哈空调将为其生产两套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这是世界首批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项目,标志着我国在大型电站空冷技术装备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也正是凭借显赫的行业地位,哈空调销售业绩稳步上升:2007年,在国内空冷市场的占有率为15%;今年,将达到30%……虽然受到危机影响,哈空调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仍有望实现15.5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
“市场低迷的时候也是投资的好时机”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凛冽寒风中,停下原有扩产计划、削减开支、控制资金去向……已成为众多企业将要或已经面对的现实。为什么哈空调要逆势而上,反其道而行之?“市场低迷的时候也是投资的好时机。”哈空调公司总经理胡振岭透露,上述两个项目总投资10亿元,原材料平均降价约20%,这样就能省下两个多亿。
从今年9月份开始,钢材等原材料以及设备成本大幅下降,哈空调开始大量采购,并加快推进这两个重大项目。现在,在哈空调迎宾路工业集中区厂房内,成片摆放着最新从国外批量采购的复合铝板。
尽管如此,许多关注哈空调发展的人仍担心如此大兴土木不合时宜。毕竟,全球已陷入经济形势低迷状态,虽然哈空调所上新项目成本降低,但其前景究竟如何?
哈空调相关负责人说,哈空调在建的两个项目,不仅符合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而且可大大减少工业用水量,降低装置的综合运行成本,是国内必要和急需的。总经理胡振岭对此颇有信心地说:“明年公司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两个在建项目契合国内的发展趋势,非常有前途。危机过后,必然会带动整个公司的业绩。”
在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里,墙上“居安思危”大牌匾格外醒目。胡振岭透露:“公司手头上还有很多明年的订单在这里接着,明年销售额最坏的情况也是增长较少,或是与今年持平。”
危机中的机遇不只针对哈空调
从今年下半年起,哈尔滨市机械制造企业均已受到出口受阻、产品价格倒挂、市场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进入第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个别盈利企业已经开始出现亏损。
从产品在产业链的位置来看,哈尔滨市机械制造行业多数企业是为主机行业配套的:空调、变压器、电缆等企业为电力产业配套,哈轴、哈量、一工具等企业为机床、汽车、冶金等行业配套……从这个层面上说,上游企业面临的问题,对于居产业链下端的哈尔滨市众多配套企业会有所滞后,但这种缓冲式的滞后也只是相对而言。
在目前低迷的经济形势下,国内主机行业的规模已经下降6%—8%,哈尔滨市众多配套企业受危机影响的情况已经显现。据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统计,其下属企业产品库存量已开始增大,1至9月产销率93.7%,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一工具、哈量、变压器、工程机械、哈轴等哈尔滨市机械工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已不同程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董事长于明升说:“经济危机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经济增长。初步测算,今年因金融危机将减少公司销售收入5亿元左右。”
目前各界对危机持续时间的预测结果不一。持乐观态度的分析者认为,危机可能持续到2009年底,而悲观的分析认为至少要持续到2010年才能有转机,甚至持续到2011年。
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从产业调整上看,在这次危机中大批落后的产能会遭到淘汰,弱势企业会逐步退出。这在促使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挖潜增效的同时,也给很多企业提供了潜在的发展空间。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受部分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出口萎缩等原因影响,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步伐逐步加快,这也为哈市企业吸引投资提供了难得机遇。从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措施来看,必将对哈尔滨市电力配套产品、空调、变压器、轴承、重型机械、拖拉机、风电等产业带来极大的利好。
于明升已明确表示,工业资产公司将利用国家拉动内需、扩大投资的机遇,上马一批优势项目,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