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旺季仅有一个销售高潮
今年的凉爽天气让人始料不及,许多人当初还在猜测今年的高温天气到底是在“五一”假期哪一天开始。或许“五一”假期差强人意的销售数字已经有所预兆,某商场“五一”定立的空调销售任务是200万,结果7天下来只完成一半,让人大失所望。
由于淡季销售势头良好,许多经销商都提前向厂家囤积货源,期待旺季爆发点的到来。某空调经销商告诉记者,在气温达到34℃以上,并持续几天,市场积压的消费力就会爆发,这时的销量会突然剧增,往往是之前的好几倍。
空调仅有一个销售高潮
这家经销商属于中型家电商场,记者在其销售数据表中看到,7月初至7月20日这段时间里,每天空调销量一般都在10-20台,销售表上表现出来的是一条平稳的直线,记者翻查当时的气温记录,平均气温在28.5℃~29.5℃,没出现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且雨水较多,人体无炽热感。而该销售数据表在7月25日-28日销量陡然拉升,一下上升到每天100多台的出货量,图表上呈现一条急剧攀升的曲线。翻查天气记录显示,当时受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凤凰”外围下沉气流影响,自24日以来,全市已经连续5天出现最高气温超过35℃的高温天气,天气持续酷热。
从今年5月至7月的整体数据来看,类似上述的销售高潮也只有7月底的一个波段,可见今年经销商日子确实“难过”,许多经销商是依靠最后的一波高潮才勉强出清库存,不然要是积压到新一个冷冻年度,经销商的资金周转就会出现困难。同时记者也对比了去年的销售数据表,发现去年5月至7月共出现6个销售高潮,其中5月三个,6月一个,7月两个。
受迫于库存压力,在最艰难的时候曾经有经销商重新祭出限量低价机的策略,“绝迹”几年的千元以下低价空调又出现在商家的促销活动中,不过时间证明,要以几台低价机的噱头去刺激整个市场并不可行。
关键词1:涨价
2008年新年伊始,空调业就面临来自原材料、物流、劳动力三个方面的涨价压力。铜、钢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8%左右。原油价格、石油制成品价格的上涨又进一步增加了运输成本。再加上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薪资增长以及新《劳动法》实施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涨,空调涨价势在必行。涨价保证了厂商的利润,厂商纷纷加大中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力度。
关键词2:“凉夏”
2008年空调市场启动得较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字显示,1月份空调行业内销出货量同比增幅高达47%,4月份下降到9%。而5月空调市场的销量急转直下,被称为“黑色5月”。据中怡康的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空调零售量、零售额分别下降了15.50%和12.26%。
关键词3:特价机
2008年大多数购买空调的消费者都会直接询问最便宜的空调是哪款?卖场行情是:最便宜的空调最好卖。还有一部分消费者积极报名团购,因为参与团购的空调都是中高端机型,而且可以大幅杀价。厂商察觉到低端空调更受欢迎,便顺势推出了大量的特价机型来满足消费者,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特价机型推出。
关键词4:能效标准提高
2008年6月18日国家下发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征求意见稿,按照规定,能效标准门槛将从现行的5级能效比(2.6),提高至2级能效比(3.2)。而目前,我国2级能效空调的能效比为3.4。这也就意味着实施新的能效标准后,现行市面上的1、2级空调是达标产品,3、4、5级能效空调将被强制淘汰。(现行空调能效标准按节能效果由高到低划分为5个级别,1级空调节能效果最好,5级最差。)
关键词5:库存
5月份惨淡的销售状况打击了渠道商的信心,今年国内销售增速难以重现去年的辉煌已是共识。更让行业忧心的是,连续数月以来,行业库存仍然高居1000万台的规模。此外,即将颁布的空调能源等级标准会提高准入门槛,行业竞争将更为激烈。业内人士预计,如果将入门等级定为现行2级,新能效标准实施后,我国将有近2000余万台空调产品将被淘汰。
关键词6:垄断加剧
格力电器和美的电器两巨头垄断市场的特征更加明显,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去年同期为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