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告急催动楼市节能

2004年07月22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由于建筑耗能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在我们还在研究和期待有效的节能标准时,全球范围内,先进的节能手段已经由被动走向自觉,由尝试走向普及。本期14—19版与您共同关注建筑节能。 节能标准能否稳控建筑能耗 建筑节能与买房人有多大关系?这个在以往听起来似乎比较学术的词语,在今年却显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入夏以来,全国上下大战电荒的情景已使人们意识到了能源紧缺的危机。而建筑作为能耗大户,不仅与百姓生活直接挂钩,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告急凸显建筑节能必要性 目前全国建筑业的发展快速而强劲,建筑能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建筑耗能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有关专家介绍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已从1978年的10%上升到目前的28%左右。建筑节能作为全国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能耗在我国整个能耗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减轻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地球变暖的趋势,将是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和节能事业的重要工作。 ■建筑节能标准逐步提高 据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张庆风主任介绍,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有组织地推动,并在1986年的能耗基础上制定出了建筑节能30%的标准,上世纪90年代制定出了节能50%的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在北方采暖地区实施,在上世纪末期才推广到长江流域、沿海地区。目前,北京市的建筑节能还是采取的节能50%的标准,但北京市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建筑节能65%的标准。 ■公共建筑是耗能大户,竟然没有节能标准 目前我们所谈的建筑节能还主要指的是民用住宅房屋方面,我国已经完成的北方采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对应的也是民用住宅。但是,耗能大户是各类公共建筑,与之相应的节能设计标准尚未推出(如旅游宾馆,办公楼建筑物的本身节能以及建筑物内照明设备和办公设备的节能问题)。现在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已经纳入了议事日程,在抓紧制定当中。 ■从设计到选材到施工,诸多环节涉及建筑节能 张主任说,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建筑的规划设计开始到建氖┕な凳┟恳桓龌方诙脊叵档浇ㄖ谀堋H绶课莸某颍暗乇龋扒降既认凳榷际墙ㄖ谀艿囊徊糠帧?br> ■墙体保温应该更严密过去我们实行的是外墙内保温,现在我国北方地区都推行外墙外保温技术。目前又在积极研发推广新的技术,如在建筑过程中墙体和保温一次成型,其最终成品就是保温墙,而不再需要特定去做外墙外保温。另外推广新型房屋体系,在高层住宅中发展钢结构,寻找和利用相关的新型节能墙材料来适应钢结构,以起着更好的节能作用。 ■窗户也需节能改造 除了墙体之外,窗户的节能改造也具有相当的潜力,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的是推拉窗,但是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来看,平开窗无论是在隔热性,密封性还是在清洗使用上都要优越于推拉窗。另外在窗帘的使用上也出现了一种固定式的外窗帘,这种新式窗帘和窗户中间有一个20至30厘米的空气层,它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更多的阳光照射,具有良好的防热作用还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其措施简单,但效果非常好。张主任说,这种窗帘在欧洲已相当普遍,但在我国民众的认同率还不高,正在推广过程中。 ■节能型照明设备有待推广 节能型照明灯具不断推出。目前,社会上主要使用的还是以白织灯为主热光源灯饰品,不仅造成能耗还容易增温,不符合节能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节能照明设施和技术的推广,新型的节能型照明设备已出现。 ■太阳能、水能、地热提高建筑节能 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围绕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供热制冷系统效率两个方面展开。但随着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近几年又在太阳能、水能、地热、等新能源的利用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如在一些地区已开始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试点示范。把太阳能做成集热板与房屋建造一体化,既不影响房屋美观又能起到节能的作用。另外还能充分利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为大型公共建筑提供能源。 ■建筑节能任重而道远 社会缺乏建筑节能的意识,消费者在购房时主要关心的是房价,很少有人关心房子是否是节能设计,是否采用了节能材料,另外,由于建筑节能主要围绕建筑物本身来做,老百姓现在仍是按照居住面积交费,因此老百姓对建筑节能不节能不是很敏感,感受不深。 旧住宅的节能改造比较困难,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房屋数量400亿平方米左右,许多房屋都是建筑节能标准制定以前就存在的,这些都是不属于节能建筑。在对这一部分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由于住宅的私有化,每一个人对房屋的节能态度不一,导致改造工作难以实施。另外农村的独立式住宅,多层住宅数目也比较大,同样也存在着大量的能耗问题,然而,农村住宅节能尚未列入议事日程。 ■文/记者周宏陈俊峰 节能需求引发空调升级 电力短缺的情况在今年夏天显得格外严峻。随着北京气温的不断升高,北京的用电量也不断创出新高,使得北京的供电能力日显捉襟见肘。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节约用电。节能已经成为北京,乃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筑作为能耗大户,近年来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北京开发商已经在建筑节能上作为很多有益的探索。其中,节能、环保的中央空调开始进入高档住宅,成为推动楼市节能的一个亮点。 ■未雨绸缪高端项目率先完成空调换代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示的增强,从2002年开始,中央空调便成为了诸多项目瞄准的焦点,并被当做提升项目价值的绝佳武器。在中央空调系统已经与高档住宅联系日益紧密的同时,中央空调系统也在不断自我完善———从最开始广为采用的分户式中央空调,发展到现在的集中式中央空调。 2003年,中央空调系统的更新换代拉开了序幕。当时,MOMA率先推出了中央空调的升级版本,即在传统的分户式中央空调上加装“室内温度、湿度调节系统”,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平衡控制,以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在一年四季都保持在人类身体最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水平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居住者的生活舒适程度。 随后,高档楼盘中央空调系统的升级持续进行,并大有“革命”的势头。先是由美国汉斯公司出品的公认豪宅———公园大道把分户式中央空调升级为领先国际的远大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据悉,这套设备在美、德、法、西等国的政府部门、王室官邸、公众场所和中高档住宅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在使人们生活舒适度得到提升的同时,为当地的环境保护亦做出了重大贡献)。截止到今年6月,于4月8日新开盘的本家·润园项目也采用了该套设备。 据原中国空调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李先瑞介绍,所谓集中式中央空调是指为了满足某一特定区域内多个建筑物(住宅、公建等)对中央空调的需求,由专门的能源中心集中提供采暖、制冷及生活热水所需的能源,通过区域管网进行冷、热供给的大规模能源供应系统。属于终身零停机故障和全年无人操作的设备。它是以热能为动力、以溴化锂为冷(热)媒的吸收式中央空调产品(直燃机组+风机盘管),在国内是备受国家行政级外事宾馆与京城顶级豪宅青睐的高端空气环境系统配套。据了解,其主要功能有采暖、制冷、提供卫生热水等。国际领先技术和材料的采用,使之更具舒适和健康性。主机置于地下,则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和视觉污染的同时,有效增加物业的使用面积,并且避免了检修调试人员进入户内。以更为环保的天然气取代电能,总体系统运行效率高,能源消耗小,从而节省业主能源使用的费用。此外,以集中控制、分户计量为收费运营方式,实现了用户的实际耗能与系统的经济运行的有效结合,避免了能量浪费,对业主而言也更加经济实惠。据远大中央空调相关人士介绍,集中式中央空调给业主带来许多好处,如无噪声、无氟。费用也要比分户中央空调省。 ■竞争加剧促动空调系统全面升级 探究中央空调系统的发展变化,不难发现,市场的认可程度是异常重要的因素,更与“健康居住”理念的深入人心不无关系。尤其在去年经历了SARS侵袭的教训之后,人们更深刻地意识到空气质量对于人类生存和健康的重要意义。经调查,一些存在设计缺陷的中央空调是SARS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因此一套可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洁的系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买家衡量住宅“健康居住”的基本标准。出于对健康安全的考虑和市场需求的变化,SARS之后,集中式独立进风、排风的单向水循环中央空调开始被高端楼盘一致看好。公园大道和本家·润园更是一马当先,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将健康隐患拒之窗外。 虽然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价值不菲,但由于在消费群体中已存在相当的认可程度,并且后期使用和维护的费用十分经济,因而仍然成为了中央空调升级的首选。根据记者掌握的情况,一套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其成本造价就高达千万。但是,多数开发商表示,由于住宅供应量的不断上升,京城楼市已经初步进入到了“买方市场”的阶段,因此,购房人的选择往往具有左右开发商市场行为的重要意义。 此外,竞争激烈之后的同质化问题也使开发商们乐于采用更具创新意义和切实优势的配置来实现自身与其他产品的差异化,从而在竞争当中拥有“稀缺”性的优势,为最终促进项目的销售助一臂之力。作为高端系统配置的重要元素之一———优质的中央空调环境系统就成为了最好的“区分”手段。 ■通盘考虑集中式中央空调性价比突出 原中国建筑设计芯吭涸撼ぁ⒅泄θ饶芪被崦厥槌ば砦姆⒅赋觯ㄖ旧淼那教宀闹省⒚芊馇榭鲈谙嗟背潭壬匣嵊跋斓郊惺街醒肟盏鞑膳蛑评涞男ЧR虼耍ㄖ纷钪漳芄皇迪值纳钍媸食潭炔唤鋈【鲇诩惺街醒肟盏飨低潮旧恚绻教宀闹示哂邢嘤Φ母羧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