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210台锅炉烧什么?
2002年05月1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昔日计划经济下的“电老虎”、“气老虎”如今放下“虎威”,在南京市清洁能源改造过程中主动来到环保部门咨询实施方案,并到燃煤锅炉改造单位推销自家的产品,使劲“吆喝”卖“电”、“气”并承诺提供优惠优质服务,较劲争抢未来的客户资源,形成了两“虎”相争、争切南京市“蓝天工程”催生出的清洁能源市场的“大蛋糕”。
“蓝天工程”催生出清洁能源大市场
南京市的“蓝天工程”已经实施了好几年,其中清洁能源是“蓝天工程”计划中的重头戏。经过几年的努力,南京市气化率目前已经达到98%以上,千家万户的小煤炉已经基本被煤气和液化气所取代;市区工业和第三产业数千台一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和大灶等污染源或被彻底拆除,或已被改成电、气、油等清洁能源。从今年开始,市区1吨以上、4吨以下的燃煤锅炉被列为改造的重点目标。
根据统计,南京市市区现有1吨以上、4吨以下锅炉210台,在今年的改造中,仅燃烧结构由燃煤变化为燃电、燃气或燃油的锅炉更换,资金就需要1亿多元。虽是“一锤子”买卖的争夺,而未来南京能源市场到底用什么,是电还是煤气抑或是油?这可是更大、更长远的市场,其提供者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
电、气、油作为清洁能源无疑改变了过去长期使用煤炭的能源结构,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架构城市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平台的同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清洁能源的消费空间和市场。仅仅就这批170家改造单位的210台锅炉而言,他们就必然会成为未来长期的电力、煤气、天然气以及轻质油的消费大户。虽然,使用者从投资大小、运行成本、安全性等诸多方面考虑有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这一市场的现状及前景肯定十分灿烂和光明。
南京市经济委员会能源管理处工程师缪进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运行成本略高于用油、但与用电相当的煤气计算,每4吨锅炉每小时要消耗煤气600~800立方米;再以南京市现行工业用每立方米轻质裂解油制气1.05元的价格和每天平均使用8小时计算,仅这210台锅炉一年就要消耗掉5亿多元的煤气。如果把1吨以下、4吨以上锅炉都算上,清洁能源每年的消费市场份额足有10多亿元之巨。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市场总量还会逐年上升。
政府:政策、市场、程序三透明
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是政府的职责。透明的政策为清洁能源改造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据南京市环保局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姜维平工程师介绍,该市在实施“蓝天工程”的清洁能源改造计划时,首先与该市计划、财政、经委、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一道,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将改造实施计划及限期治理计划、改造经费补贴、更新锅炉的环保及安全标准、招标原则等十余项相关法规和政策公示于众,使各个锅炉更新单位“对号入座”、心中有数。
随后,该市公开市场:将年内必须完成改造任务的130余家燃煤锅炉单位名单和每家锅炉改造的数量和吨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同时将报名参与竞争的全国25家锅炉生产单位及其产品名单再行公布于众。既造就了一个锅炉更新改造单位可以挑选设备生产单位,设备生产单位比质、比价、比服务有序竞争、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又给锅炉使用单位平添了必须如期完成清洁能源改造、接受社会监督的舆论压力和氛围。
市场:物竞天择,两“虎”争锋市场自有“物竞天择”的道理。
人们都知道煤炭是“乌金”价廉而物美,可被人粗放地利用后,带来的却是许许多多污染的难堪和尴尬,要消除它的危害,后人可能要花更多的钱,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得不开始有限制地使用它。燃油锅炉大概也是如此。据专家介绍,与燃煤锅炉相比,燃油锅炉污染程度虽然小得多,但油料燃烧后毕竟仍然会释放出一定的污染;与电、气相比,燃油锅炉的运行成本虽较小,但较之燃煤依然高出一大截,再加上每个使用单位都要在锅炉房近处建贮油池或贮油罐,不仅昂贵的市区地价使贮油池建设成本较高,而且防火防爆的安全性远远不如使用煤气或电能有保障,更何况国际油价“上窜下跳”等不确定因素,让许多用油大户成本预算的可靠性如同孩子脸上的表情飘忽不定,从而影响企业及其产品市场竞争策略以及合理利润的制定和获取。
特别是我国“十五”期间“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优质、高效、环保的天然气在不久的将来会大量进入我国能源消耗的重点区域———东部地区。这一“期货”的出现,无疑在清洁能源消费市场刮起了一场竞争优势明显、霸气十足的“西北风”,也给许多看好天然气热值可达8500大卡的人们以很高的期望值和期待的空间。实际上,早在一年多前,销售天然气的“先头部队”已经开始了对南京地区清洁能源市场的争夺。
其实,比“西气东输”还要早的“西电东输”已经让南京的电能使用不再捉襟见肘,三峡将在2003年发电、200余公里外的连云港核电站正在建设之中、电厂与电网分离的制度改革……人们对安全、高效、洁净、方便的电能的使用技术水平和认知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电蓄能技术的突破,已经可以将过去难以“保存”的电能很好地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源加以储存。虽然,现有的电热转换技术每千瓦时只能达到800大卡,不到煤气、天然气的1/5和1/10,但它计量精确、清洁环保,还可以避开用电高峰,合理开发低谷电力,节约能源和电力建设投资,加上不高的运行成本,在清洁能源市场极具推广价值。早在1998年国家经贸委、计委、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电力公司就曾先后发文,对推广应用电力蓄能技术给予肯定和鼓励;2001年全国《节约用电管理办法》中又将该技术列为鼓励节约用电的措施之一。
“电老虎”、“气老虎”: 优惠抢摊,锁定客户
南京市清洁能源市场的“大蛋糕”究竟如何切?份额各自怎么占?成为电力部门、煤气公司关注和争抢的焦点。
我们在南京市供电公司提供的一份优惠政策中,可以明确地感受到电力部门在市场竞争中想尽可能多地占有市场的迫切心情。其鼓励措施有:优先办理增容,免收相应容量的增容费和电热锅炉可行性方案咨询费;原先高于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的一律按非、普通工业电价收取,由每千瓦时0.89元降至0.66元,降幅达26%,原先低于非、普工业电价的仍执行原标准;专门用于居民生活的如大专院校、浴室等锅炉用电,则执行居民照明用电每千瓦时0.52元的电价标准;每天23∶00至第二天7∶00全面执行低谷电价,在0.52元的基础之上再行下调50%。
与优惠价格同行的还有一份优质服务举措的承诺:如开通电锅炉用电服务电话专线,随时提供“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免费帮助客户进行多种能源经济效率分析,为客户降低改造成本和运行成本提供最佳方案的个性化服务;协调煤改电过程中的设计、订货、施工、减免贴费等事项,优先勘察、设计和施工;协助煤改电单位把好电蓄能锅炉的质量关并对电蓄能锅炉的质量进行跟踪监督等等。
面对电力公司咄咄逼人的“抢、逼、围”,南京市煤气公司也提出了与电力公司“跑马圈地”相抗衡的三项优惠举措。一是降低煤改气的准入门槛,免收每立方米720元的煤气设施建设费,此一项就可以使一台4吨燃气锅炉的建设成本至少降低50万元;二是减轻投资建设者的经济压力,减免每100米15万元的煤气主干管到家门口的外管费和每个用户25万元的箱式调压站费;三是降低煤改气客户用气运行成本,执行优惠用气价格,即所有超过非工业用气价格者,一律执行工业用气价格的收费标准,如商业用气价每立方米从1.45元降为1.05元,降幅达27.5%,与电力公司优惠幅度相当。
与此同时,煤气公司也出台了一批优质服务项目,如主动上门免费提供现场看线、技术咨询;设立“绿色通道”实行一条龙服务;协调市政、市容、河道及桥梁和道路管理部门,为煤改气单位架铺管线办理手续等等。其中有的不乏“赔本赚吆喝”:只要你填写完改造申请表,原本由用户自己解决的工程设计、规划红线和施工执照申请、市政及交通管理部门的破路开挖执照申请、通气点火申请等各种各样繁杂的审批手续,全由煤气公司帮你代劳;甚至连交给路政部门的老路每平方米280元、新路每平方米加收3倍即280元×4=1120元的破路费也由煤气公司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