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治理婚丧嫁娶“土锅炉”
在我省广大农村家庭,遇婚丧嫁娶等大事时,于自家院中设宴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而负责宴席的蒸煮设备便是租赁来的“土锅炉”。这种移动式的“土锅炉”带有蒸汽压力,是一种极易爆炸的简易锅炉。
从2009年开始,“土锅炉”进入了太原市质监局小店分局工作人员的视线。生命大如天,坚决取缔“土锅炉”是小店分局一度时期的重点工作。但是,如何既满足民风之需,又要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着实考问着他们的智慧。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成效如何?10月27日晚8时,小店区最后一台位于嘉节村的“土锅炉”,在村民薛月贵允许下从家中拉走了。28日一大早,在刘家堡乡河滩村铁厂内,质监人员、安全监察人员共同将这台锅炉切割销毁。至此,太原市小店区85台用于婚丧嫁娶的“土锅炉”在没有争执声中全部收回销毁。
以安全为由,小店区质监局完全能够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执法取缔,但他们觉得这样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们通过创新监管手段,用人性化的考量为百姓寻找替代品,用创新监管方式避免了“摁下葫芦浮起瓢”现象,真正将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
上下联动,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虽说地处省会,但小店区还是有很多农业乡镇。因此,“土锅炉”租赁有着很大的市场。
2009年正值全国“安全生产年”和“质量安全年”活动,也是全省“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年”。随着对质量安全工作的逐步细化,2009年以来,小店分局经过排查摸底、登记造册,发现全区共有85台婚丧嫁娶“土锅炉”,涉及黄陵、小店两个街办以及刘家堡乡、西温庄乡、北格镇3个乡镇。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太原市质监局小店分局立刻将治理婚丧嫁娶“土锅炉”作为“安全整治年”的重点工作,并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太原市质监局提出的“创新特种设备监管方式”的一项具体措施来抓。该局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进行汇报后,得到了小店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多次专题研究,区政府先后印发了《太原市小店区土锅炉整治实施方案》和《太原市小店区婚丧嫁娶土锅炉置换方案》等文件,明确了整治的范围、重点、方式及置换要求。区政府与各街办、乡(镇)层层签订了《婚丧嫁娶土锅炉整治目标责任书》,一时间形成对“土锅炉”的高压打击态势。
寻找替代,让广大群众欣然接受
在大力宣传的同时,太原市质监局小店分局也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彻底解决“土锅炉”的安全问题?“取缔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必须为广大群众找到一种新的替代品。”小店分局局长杜翔说。
对市场现有产品多次试验并不断被否定后,小店分局最终决定指定厂家研制新设备。经过多次研发改进和现场观摩演示后,一种名为“液化气蒸箱和液化气馏米器”的产品成为替代品。将馏米器拿开后,还可以直接在灶具上进行烹炸煎煮,做到了“一器多用”。
2009年7月25日,小店分局质监人员在宋环村现场进行试用,为婚丧嫁娶“土锅炉”的置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置换过程中,质监局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发放一套、收回一台的原则,对摸排出的每台锅炉进行验明正身、签字画押、拍照留影,确保排查到的每一台“土锅炉”在置换时不被掉包,不留死角。
由于新设备价格高达7900元,在置换过程中收缴租赁户的置换金成为难点和重点。为此,区政府决定采用区、乡政府负担2/3,租赁户负担1/3的办法进行置换,从而减轻租赁户的经济负担。其中,仅小店区政府就出资25万元。
配套服务,让百姓生活更加保障
置换完毕之后,很多租赁户仍然有很多疑问,“新产品是好,可一旦出现问题怎么维修?因此,我们起初并不愿意置换。”宋环村村民闫有娃说。
为了让租赁户没有后顾之忧,小店分局首先在刘家堡乡监军庄村设立了新型替代品维修服务站,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该局还与厂家协商将替代品的保修期由半年延长至一年,最大程度保障了租赁者的利益。
置换工作稳步推进,温家堡村的冀贵生置换了,贾家寨村的郭金丑置换了,越来越多的租赁户用上了新设备。新设备的优势也吸引了一些村民加入到这个行业。“从购买到维修服务,政府部门为百姓考虑得比较周全。我认为这种挣钱方式持续有保障。”北格镇刘涧村的陈友琴说。
从用煤到用气,从不安全到安全,从不环保到环保,小店区在治理“土锅炉”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新路子。该局“一摸、二试、三替代”,即摸底、试验、寻找替代品的成功经验,为新农村建设中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也引导该行业的制造企业向安全、节能、环保的产品靠拢。这一做法和经验,引来了吕梁市、忻州市等地同行前来学习。
目前,太原市质监局与小店分局正在共同制定液化气蒸箱和液化气馏米器的相关标准。“我们正在积极推广小店区的工作经验。一旦这项绿色标准出台,将会使更多的‘土锅炉’消失在农村,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省质监局局长王正喜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