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五位市长纵论低碳市政
城市既是低碳市政的倡导者,也是低碳市政的实践者,特别是一些全球知名城市的低碳市政实践,将成为引领低碳城市生活的标杆和尺度。11月6日,香港C40(大城市气候联盟)全球市长进行了圆桌主题探讨,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美国洛杉矶、瑞典马尔默、美国波特兰、南非约翰内斯堡五座城市的市长齐聚一堂,围绕“绿色经济与节能城市”进行直面交流,共同分享了低碳市政和绿色公交的经验,并着重就“电动运输与优质低碳市政及交通排放”展开讨论,碰撞出了不少思想火花。本报特别刊发五位市长对低碳市政系统和绿色公交的看法,期待得到国内同行的呼应。
丹麦哥本哈根市市长法兰克?简森
“两轮”城市名不虚传,1/3市民骑自行车上班
哥本哈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过去十年当中降低碳排放量将近两成。此外,哥本哈根的取暖系统,成功将95%家庭和区域的取暖系统联系在一起,目前这两个系统都由哥本哈根能源公司所拥有,到2025年时,完全不会排放任何二氧化碳。
另外,哥本哈根的市政和建筑正在变成零排放,并在今后几年中,用更多投资重新改造已有的旧建筑,使它们更节能、更环保。众所周知,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自行车城市,有“两轮城市”之称,其中13的人都骑自行车上班上学。还有,哥本哈根在市政建设中,进一步加强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我们希望经过C40城市联盟的共同努力,让哥本哈根成为国际绿色解决方案的实验室。目前,哥本哈根已有一个4万人居住的新区,即将变成一个完全无碳排放的城市区域。这里的市政设施将完全是“绿色”的。
美国洛杉矶市副市长罗莫尔?帕斯库阿尔
市政设施利用可再生能源,码头港口全换绿色卡车
由于地理分散,洛杉矶很难把发展和绿色联系在一起,城市交通必须依赖汽车。洛杉矶50%的碳排放都来自汽车,13是其他的来源。在新一届市政府上任后,洛杉矶更多考虑了节能减排的具体操作方法。比如,洛杉矶的市政公共设施已从利用3%的可再生能源增长到20%。作为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洛杉矶在扩大港口的同时,也注意了绿色问题。所以,虽然增加了6个码头,但成功找到了污染源的控制。例如,将可以直接控制的卡车、吊车运输系统绿化,让码头港口区域的全部卡车变成绿色卡车。同样的举措也适用于类似香港、纽约这样的重要港口城市。
早在2007年,市政府对每个可以减排的细节都进行了研究,现在已见成效,洛杉矶的碳排放减少了16%。但是,洛杉矶的重要阻碍是交通的单一性,只有汽车,不能利用自行车,这也许是最大的挑战。
瑞典马尔默市市长立马尔?里帕鲁
夏收太阳热量供冬季供热,冬储冻水供夏天供冷
作为一座相对小一点的城市,我们仅有30万居民,可能减排的压力会小一些,但主要温室气体的80%还是城市造成的。在全球,40%是建筑物、40%是交通、20%是工业,而且城市的面积不断扩大。
既然太阳上一个小时的能量就够人类用一年,那么当务之急必然考虑如何利用这个能源,重新整顿城市。在马尔默,我们在夏天收集太阳热量,将它储存起来,到了冬季就将储存好的热水用来供暖。同理,在冬季也可储存冻水,以备夏天进行供冷。另一个方法就是处理废物废水。马尔默虽然没有台风、飓风,但大雨来时,绿色的屋顶可以让雨水尽量留在屋顶上,成为了屋顶花园的天然水资源。至于固体废物,马尔默往往把它们全部翻过来,每年收集600多公斤,4%用于填土,剩下的再利用。特别是在马尔默,我们6成的电力以及家庭取暖都来自固体废物,而且污水处理厂也把有机废物变成生物气体。
现在,我们这座城市的市民虽然有174种国籍,但在低碳生活上,观点和行动非常一致,大家力求共同强化解决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化的问题。现在,我们有400公里的自行车道,4成居民每天上下班骑车,马尔默正在发展一种让城市安全、舒服的生活方式。
美国波特兰市市长汤姆?米勒
以自行车通行为主,加快绿色市政走廊建设
拥有50万人口的波特兰市一直在努力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特别当我们认识到公共交通和土地利用在低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时。过去十年,波特兰在塑造城市时,过多地强调了城市发展速度和经济繁荣。现在,波特兰意识到,环境保护同样重要,它和经济发展并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紧密相连的。作为第一个解决气候变化的城市,波特兰在1993年就已提出了二氧化碳减排计划,尽管当时还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波特兰却已成为美国第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城市。比如在2007年,我们出台了一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重点在于公共交通和建筑物。目前,有45%建筑物和40%交通工具都是无碳排放的,完成了对这两大污染源的控制。
此外,波特兰的新一轮经济重点是建设有行人、自行车通行的绿色市政走廊,希望在未来25%的市民骑车上班。此外,波特兰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搞城市的通行车,并将它的时速限制在50英里小时。我们还希望学习纽约市的NYC计划,贯彻实行绿色建筑物的节能减排战略。
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市长阿莫斯?马桑多
大量植树减排量,路灯转用太阳能
在南非,我们面对的挑战都很相似。比如说我们都面对都市化、人口迁移,都面临着提供饮用水、道路的服务,以及城市重建。特别是我们还需要面对克服贫穷、发展不足等挑战。大家都知道,几个月前,南非主办了2010年世界杯,在那段时间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们用了一种最廉价、最自然的办法,就是植树。目前,我们已种植超过1000万棵树,把约翰内斯堡变成了一个全球树木最多的城市。我们还聚焦在一些市政设施发展不足的地方,包括在一些农场、公园,增加灌溉和排水系统。现在,约翰内斯堡很多公园24小时开放。另外,我们把路灯转用太阳能,更多安装那些有能源效益的灯泡。许多经验,我们都率先在政府大楼的改建中实施。
我还想重点介绍一下约翰内斯堡的大型交通运输系统(BRT)。每天可接送2.5万人。这个系统不仅节省了许多小汽车的能源,同时还使城市的碳排放不断减少。还有,约翰内斯堡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做法,就是鼓励更多的政府机构、公共运营部门、大公司搬到郊区,或在郊外开设大企业的区域性办事处,以便入市中心变得不那么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