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压缩机增速放缓
2002年12月0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影响国内空调器企业主要有国内和国际两市场。一般而言,国内市场的需求目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环境,二是气候条件。世界各经济预测机构对中国2002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也基本与2001年持平,他们对中国GDP增长率最高估计值为8.1%,最低值为6.8%,平均值为7.4%,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仍看好。年初,大家觉得会有可能在4、5月份发生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我国北方夏季将发生高温、干旱,南方洪涝。气候条件总的来说对空调器企业还是有利的。
虽然我国经济的增长率水平还是不错的,但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并未出现,空调企业未迎来期望的“酷暑”,反而迎来了多雨之夏。而空调企业频频的“价格秀”对消费者也失去了吸引力。虽然2002年1-4月,全国空调器产量为1153.37万台,同比增长31.5%,增速应当说较高,但估计今后几个月的增速会放缓。
虽然国内市场不尽人意,但出口市场却增长迅速。2002年第一季度空调器出口继续保持调整增长势头,1-3月空调器出口量为278.1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9.9%,占全国产量份额的40.3%。由于出口价格走低,出口金额同比增长仅20.7%。
随着空调增速的放缓,价格下断下跌,空调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在此情况下,不少空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并卓有成效,可能可以避免业绩的下滑,某些空调企业却出现滑坡。在几家空调上市公司中,格力和美的是经营健康的企业,它们的业绩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春兰、海尔的销售货物的关联度达95%以上,因此对于它们的真实业绩很难判断,有不少媒体称海尔销量今年上半年下滑幅度比较大。科龙的业务主要为冰箱和空调,其中冰箱业务远比空调业务来的成功。
空调压缩机
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空调器的增长率开始放缓。由于压缩机的发展落后于空调器的发展,因此近几年空调压缩机的供求缺口始终存在,大致在每年300、400万台左右,2001年空调压缩机仍供不应求。正是这种需求状况导致空调压缩机的价格比较刚性,相比原材料10%的价格下跌幅度,空调压缩机的价格下跌幅度为5%左右。也正是如此,各主要生厂厂家纷纷扩能,新进入者不断涌入。这些变化将对2002年的空调压缩机产生较大影响。
2001年空调压缩机的产量为1900万台左右,空调器2313万台,进口压缩机468万台。2002年主要生厂厂家确立了各自的计划目标,根据计划,2002年空调压缩机的产量将达2700万台左右。2002年空调器估计将有15%左右的增长率,全年的产量可能也会达2600万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进出口,空调压缩机的供需关系保持平衡。由于供求矛盾得到缓解,对空调压缩机直接的影响就是价格的下跌,估计压缩机的价格下跌了10%左右。这无疑对压缩机企业造成巨大压力。
海立股份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生产空调压缩机为主的上市公司,空调压缩机企业的季节性非常强,上半年的业绩将差不多是全年的80%或以上。2002年空调压缩机市场经营环境相对严峻,但公司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已有0.17元,估计上半年业绩与上年同期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