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空调缓解中国电荒

2004年02月0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对于中国目前电力紧张的局面,多数专家的分析集中在经济的强势增长、居民消费用电的快速增长、农网改造后同网同价导致农村用电量增长、电源结构不合理、电力供需失衡等方面,但是很少有人将目光放在夏季电空调的使用上。因此,目前对于如何解决电荒方法的探讨已经抛开了电空调本身。 但是,导致拉闸限电的直接原因正是让人们在高温酷暑中享受舒适环境的空调设备——数据表明,各地用于空调降温的设备用电已达到每日用电尖峰负荷的40%以上。 电空调是电荒祸端? 上海市电力部门的数据显示,上海市今年电力尖峰负荷已达1300万千瓦,其中空调用电负荷猛增到600多万千瓦,占全市用电负荷近一半,比去年增加100多万千瓦,负荷缺口达100万千瓦。 不仅是上海,各地用于空调降温的设备用电都已达到每日用电尖峰负荷的40%以上。因此,空调用电是造成各地区目前用电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并且因持续高温,空调一直处于运行状态,从而导致用电负荷居高不下,直至拉闸限电。 还是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今年空调用电负荷已达到600万千瓦,如果电空调的使用量减少一半的话,则意味着上海酷暑期可减少尖峰用电负荷300万千瓦,这样,既减少了从邻省的高价购电量,也避免了对数千家企业采取错峰、避峰、限电等现象的发生,更不必号召每个家庭 “把空调调高一度”,同样,100万千瓦电力缺口也就自然化解。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已达21421万千瓦以上。如果空调设备尖峰用电按30%计算(个别地区已达50%),则负荷量高达6426.3万千瓦。我国目前电空调的使用量约占空调市场总容量的80%左右,负担之大可想而知。若一半的电空调市场被其他能源制冷替代,相当于有3213万千瓦的尖峰用电负荷被削下来,各地区的电力紧张现象则完全可以解决。 制冷必须用电空调吗?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制冷必须得使用电空调吗?答案是否定的。 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完成同样制冷功能而同时又能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的制冷设备不断涌现,其中以燃气为动力,以溴化锂溶液和水为冷媒的吸收式制冷技术是最值得推广的制冷技术之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顾问朱成章在谈到如何解决电荒之时,也提出了“能源替换”的建议。朱成章认为,从能源合理利用方面而言,有天然气的地方应当直接利用天然气降温、采暖。 北京市燃气集团总工程师李雅兰提出了与朱成章相同的观点。她说,均衡发展电力与燃气刻不容缓。李雅兰给记者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北京市,一方面,煤改气工程使得燃气管网大量增加,而另一方面,天然气的使用只在冬天的4个月,冬季与夏季的用气量比值是1:6的比例。这也就是说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用户的终端设备都是为这个最高的负荷准备的。因此,造成了整个燃气管网的投资建设比较高,综合利用率比较低,成本居高不下。 “其实,电力也面临同样的情况,电力的集中负荷出现在夏季,电力也存在负荷不均衡的问题。夏季电力频频告急,而燃气资源却得不到充分利用,形成了与电力季节相反的‘峰谷差’,削峰填谷迫在眉睫。如果能够均衡发展电力与燃气,互相达到一个削峰填谷的作用,对两个企业,对整个社会能源的综合利用都有好处。”李雅兰说。 而且,天然气是燃气空调(天然气直接燃烧进行制冷,电力消耗极少)的主要能源,是被公认的清洁能源;溴化锂水溶液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环保产品,更不会危害大气臭氧层。但是我国现在80%多的电力来自火力发电,在火力发电约30%转换效率的情况下,获得电能的代价是巨大的,约70%的一次能源就要浪费掉,而火力发电使用的燃煤又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因素。 这样,采用燃气空调替换电空调,既可以填补夏季天然气利用的低谷,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夏季电力高峰的出现,从而起到环保、节能、优化能源结构的三重效果。 燃气空调不容忽视 如果中国一半的电空调市场由燃气空调替代,相当于有3213万千瓦的尖峰用电负荷被削下来,各地区的电力紧张现象则完全可以解决。同时,从平衡燃气低谷的角度上看,3213万千瓦的用电负荷转变成燃气空调制冷,相当于每日解决了30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用气量。燃气空调作用不容忽视! 因此,限制电空调使用量,换电空调为燃气空调,以及加快燃气空调的发展速度是今后能源合理利用的方向;采用燃气空调是解决电力危机、平衡电力和燃气能源的最佳选择。 据了解,燃气空调目前在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20世纪60年代末期,燃气空调正式登上制冷技术舞台,因其相对电力空调的诸多优势,燃气空调在短短30年中得到了迅猛发展。 日本在其经济腾飞时期的60年代末,就意识到燃气空调有削减夏季高峰电力、填补夏季低谷燃气的益处,从政府到民间一致推动燃气空调的发展。大约用了10年的时间,燃气空调占据了日本中央空调市场的85%左右,至今仍保持这一比例。韩国在研究了日本经验之后也推动了燃气空调的生产与应用,如今,其燃气空调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比日本还高。美国由于早期电力基础设施雄厚,加之20世纪70年代政府对于天然气储量抱有悲观态度,燃气空调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受到了制约,在1998年以前,燃气空调市场份额不足1%。长期制约燃气空调发展的恶果逐渐显现。1999年7月,因连续高温导致空调用电剧增,纽约地区14个电网中有6个陷于瘫痪,数十座城市拉闸限电。从此以后,政府开始推广燃气空调。仅一年时间,美国中央空调销售市场中燃气空调的份额提高到7%。 而欧洲、非洲及东南亚各国近几年对燃气空调逐渐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开始推广工作。 远大不做电空调 中国人真正大规模使用空调是在90年代,而真正接触燃气空调也是在1992年远大公司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直燃机以后。 “远大这几年来一直在燃气空调方面做各种努力,但是我们坚决不做电空调。”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张跃表示。 “很多空调企业都是做电空调,或者电与燃气两条腿走路,有许多专家都问我,有远大这样好的品牌,为什么不做电空调?我认为不做主要是这样几个原因:第一,中国缺电将是长期的,中国人均电力装机容量与国外相差巨大,我国是0.24千瓦,美国是3.33千瓦,欧洲、日本是2.5-4千瓦,但是人均购买力、消费力却与国外相差不那么大,我这里说的差距不大,所指的是反映生活质量的PPP,而不是GDP。尽管中国电力增长快,但是与电空调需求相距太远。第二,在中国做电空调无疑是给中国环境污染雪上加霜。中国发电80%都是用的燃煤,而燃煤污染占到所有污染的40%。在西部一些大电厂周围,地表已经没有草了,由于燃煤带来的废气形成了酸雨,地下水都到了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有广告宣传‘电力是最清洁的能源’,这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说法!第三,从国民经济角度来说,中国平时不缺电,缺电都是夏季用电高峰期暂时的,如果国家花巨大投资来改善电力系统,但这种投资也是为了缓解一年中的几天、十几天用电高峰期而已,并不经济。第四,夏季不用天然气,不仅使燃气企业经济效益低,而且由于夏季不使用天然气可能造成井口承担不了压力。因此,远大现在不做,而且永远不做电空调,经济问题、环境问题都呼唤燃气空调。” 张跃表示,希望中国更多的电空调厂家都来做燃气空调,“因为这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推进急需政策支持 虽然电力空调、燃气空调同时代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但电力空调的普及在今天仍远远超过燃气空调。燃气空调占整个空调市场的比例还很低。 朱成章分析原因时说,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有两点:第一,1997年以前,中国电力短缺,电空调耗电大,燃气空调有一定市场,但是当时燃气不多,主要用油,油价格高,而且国家对油管制严格;第二,1997年以后,电力供应有很大缓和,电力部门为抢占市场,采取降价方式。这些都是限制燃气空调发展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西气东输工程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天然气的发展,因此要好好利用天然气,大力发展燃气空调。”朱成章表示。 作为企业,张跃也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说,目前在推动燃气空调过程中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一个是改变消费习惯困难,要让暖通设计师、直接用户、经济学家在短时间认识到用燃气替代需要时间;另外,燃气空调价格太高也是制约燃气空调发展的原因。 “尽管推进了几年效果不明显,但是远大已经下定决心要做这件劳心、劳力的事情。”张跃肯定地说。 李雅兰也表示,燃气空调的确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价格问题,市场上从内蒙、山西调电,价格还是非常低的。天然气的价格来到北京门站的价格已经是1.1元了,通过城市的配气管网送气,价格更高,确实没法跟燃煤的价格比。 “光靠企业呼吁还是有点势单力薄,我觉得政府部门可以从环保的角度、防污染的角度支持燃气空调,明确燃气空调的能源政策,并积极策划制定鼓励推广燃气空调的金融、财政、税收、投资、环保、城市建设等措施。”李雅兰说。 据了解,远大已经起草了一份《北京奥运行动规划能源建设和结构调整专项规划》,递交给北京市政府,希望政府能够在推进燃气空调过程中和日本政府一样,给予补贴政策,对于电空调有所限制。 在采访结束时,张跃很恳切地说:“我想在涉及到国家能源、环保、经济发展与消费习惯发生冲突等问题时,国家要发挥一定的行政作用!”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西部制冷暖通在线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