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中央空调的奥运战略
一个企业如何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并保持基业常青?
一般的答案是:成功的战略和有效的战术。
这或许在所有的商学院里都能学到的最简单的常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企业却为数不多,也正是这为数不多的企业,才有可能继续获得持久的成功。海尔就是其中之一。
海尔的成功已然有目共睹。以海尔中央空调为例,它在奥运场馆建设的角逐当中攻城略地也只不过是最新的案例而已。但是透视海尔中央空调的频频中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尔在战略制定和战术运用方面的成功。
从整个集团的角度来看,海尔制订的国际化战略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从最初单纯的产品出口到运营品牌;从海外建厂到海外并购;从引进设备、技术和管理到整合世界范围内的管理和开发团队,海尔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累。
但这些都还只是量的积累,品牌的突破才是真正的质变。海尔要想获得国际化的成功,必须成为国际品牌的巨人。而跻身“奥运俱乐部”,分享奥运带来的商业盛筵,是成为国际品牌巨人的最佳途径。
回首奥运商业史,当醒目的“精工”计时牌出现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当三星和LG的产品布满1988年首尔奥运会的各个角落时,也正是这些品牌在国际上崛起之日。同样的道理,海尔的奥运战略是其整个国际化战略的举足轻重的一招大棋。
正确的战略不代表成功的战略。成功的战略必须有坚定不移、锲而不舍的实施作为保障。而海尔在实施奥运战略的时候,可谓是深谋远虑、步步为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这并不代表一定会获得商业成功。
所以,海尔为了抢先机,为了先入为主,之前的雅典奥运会,就成为海尔的练兵场。自2001年中标雅典奥运村之后,海尔就成立了特殊服务团队,在雅典奥运会举行期间,更是派出服务人员24小时“严防死守、贴身紧逼”。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