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市场乱象丛生亟待加强行业标准
制冷快报 - 目前各大厂家生产产品所依据的空气净化原理各有不同。有的厂家称自己的产品采用的是净离子群技术,而有的企业则采用活性炭滤芯过滤,还有的企业是把加湿和净化功能合二为一。第二是宣传乱。不管产品依据什么原理,各厂家都打出“除甲醛”的旗号,并在此基础上主推各自的卖点。你若说“甲醛下降率99.7%”,我就讲“清除甲醛99.36%”;你是“净化器专家”,我称“中南海专用”;你能“除菌、消毒”,我还“养颜、护发”呢。第三是认证乱。市面上的净化器虽然都标称其产品经过权威部门检验,但认证机构却五花八门,让消费者一头雾水。对于厂家提供的各种所谓“权威认证资质”,一位业内人士称,空气净化器并不在国家强制认证的产品名单之内,所以并不需要进行功能性认证,产品只需通过安全质量认证和2008年年底修订的GB/T18801-2008《空气净化器》标准。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另外,有的企业所使用的国外的认证标准,与国内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也会造成混乱。
事实上,空气净化器产品在市场出现的时间并不算太晚,跟空气加湿器也就是前后脚的事,可与后者的风靡相比,它只能说是萎靡了。原因很简单,中国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还停留在可见的饮食安全层次,人们对加湿器所寄托的健康要求也只是改善直接可感的空气干湿环境,而空气净化器诉求到不可见的空气的健康性,这是一个较高而陌生的层次,因此也多被视为不必要的产品。据空调制冷大市场调查了解,现在,市场突然变得火热并透出巨大商机,当然是由一些契机促成的,其中之一便是关于“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进入常规监测评价体系”的讨论。有专家称,如果PM2.5纳入评价后,我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将仅有两成达标。
事实上,与空气质量环境相比,我国的空气净化器产品市场状况也问题多多。据媒体调查,目前全球空气净化器年销量超过了1000万台,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率却极低,不到0.1%,而日本和美国则分别达到了17%和27%。
需求决定市场。当下空气净化器市场增长快速,即由人们对空气污染担忧加重而迫切需要改善空气质量的健康需求所推动。当然,市场为满足需求而起,但进入市场的产品是否真正具有满足需求的能力,却是另外一回事。现在市场上的净化器产品五花八门,但它们并不都像其宣传所说的那样拥有神奇而立竿见影的净化功效,恰恰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