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机下三洋空调何去何从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市场差别越来越小,使得像三洋这样过去以国际市场为主的企业受到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视拓展中国市场。但三洋进入国内市场多年,却表现出发展战略模糊不清,产品技术优势并未转化为品牌优势,直接结果就是市场表现差强人意。
据报道,日本金融监管机构日前对电器巨头三洋电机公司展开调查,理由是三洋涉嫌在2004至2006年期间的财务年报中低报亏损。消息传出,日本三洋遭遇到空前的信任危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作为合资方的日本三洋遭遇的信任危机,无疑将对国内合资的沈阳三洋空调公司产生巨大冲击。
从产品来说,三洋空调在技术品质上不输给国产品牌,但三洋空调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却表现出发展战略模糊不清,产品技术优势并未转化为品牌优势,直接结果就是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此次信任危机的出现,无疑是雪上加霜,会进一步在消费者中留下阴影,尤其会对经销商与工厂的合作信心产生打击。
销售目标高
就在不久前,沈阳三洋空调推出了强有力的2007年市场目标,力争在国内市场实现销售30—35万套的目标,市场份额达到1.5%,并进入合资品牌第二阵营。在国内空调市场上,三洋空调30万台的内销目标并不突出。在局外人看来,以三洋外资品牌的知名度和技术优势,实现这一目标不成问题。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以沈阳三洋目前的市场状况,这个目标无疑是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据沈阳三洋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1月,三洋空调国内的销售为17.4万套。这意味着,今年的目标是去年的翻番。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不要说是沈阳三洋还进入不到合资品牌的二线阵营,就是日立、夏普等强势品牌也很难。况且,据权威媒体透露的消息,沈阳三洋2006年实际销售为8万台,这意味着沈阳三洋在2007年必须达到超过400%以上的增长。超常的增长速度在空调业高速发展时期并不罕见,但今天行业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时期,跳跃式的增长对于任何一个空调企业而言,都是难以实现的目标。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