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空调能效标准首度亮相
经过两年的努力,变频空调器能效标准目前已进入报批阶段,预计今年可以获得批准,明年将是此标准取得预期节能效益的第一年。本标准将成为继电冰箱、房间空调器以后的第三个家用制冷产品的能效标准。在此之前,变频空调因标准的缺乏而发展十分缓慢。
采用实际使用的运行时间
与规范产品定义、评价体系、测试方法的产品标准不同,能效标准是建立在产品标准基础上、对产品的能效提出要求,其核心仅是一套能效指标,唯一的目标是迫使制造商提高产品的能效、实现节能。因此,能效标准的关键在于能否取得节能效果。
变频空调器的特殊性在于其效率不但像定速空调器那样随环境温度变化,而且还随其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出现了两个变数。因此,评价其能效的指标体系就变为季节能效比SEER。但SEER不是一个直接的测试值,而是在测试值基础上利用一个运行时间曲线经过计算得到的计算值。因此,人为确定的运行时间曲线将影响变频空调器的SEER计算结果。运行时间曲线不同,同一台空调器的SEER也不同。显然,运行时间曲线将影响企业的开发路线和目标。
变频空调器能效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了消费者的空调器使用时间调查,掌握了中国消费者使用空调器的运行时间曲线。并在实际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考虑变频空调器用户的特殊性以及商用用户的特点,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修正,最终确定了用于变频空调器能效标准的运行时间曲线。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使用空调器偏重于高温时段,这与中国的消费水平和经济水平是相符的。
运行时间曲线是变频空调器能效标准制定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一运行时间曲线与产品标准以及国外如日本标准都有较大的区别,应当说更贴近中国国情。尽管有一些不同看法如认为变频空调器在低频下运行效率较高,运行时间曲线就应当借鉴国外偏重于低温时段,这样可得到较高的SEER。但标准最终仍采用了基于消费者调查的运行时间曲线。从节能的宏观思维考虑,这仅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即空调器的效率应当在消费者实际使用时较高而不是为了让企业得到一个较高的SEER数值。既然SEER与运行时间曲线有关,这个曲线就应当是消费者实际使用的运行时间曲线,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节能效果。
能效标识不标注SEER
尽管能效标准规范的是企业的产品和企业的开发行为,但它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对消费者购买决定的引导上。因此,能效标准的最终体现——能效标识不但应是提供给消费者的第一手信息,更重要的应是让消费者能够理解、看得懂。
很难要求每个消费者都是空调器的行家,也很难想象消费者能够理解SEER、区别EER和SEER。因此,尽管面临不少的阻力,变频空调器能效标准中仍规定了能效标识不标注SEER而标注空调器的制冷季节耗电量。一方面,这对消费者是最容易理解、最直观的;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运行时间曲线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标准SEER不同的问题。
目前正在实施的定速空调器能效标准所采用的标注EER也应在未来修订时转换为标注耗电量。这是一个整体思路,也是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一个重大改进。
与定速不存在可比性
应当看到,一方面我国尽管是空调器的制造大国但并不是制冷技术大国,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采用能效标准的第38个国家,在能效标准制定方面时间很短、经验较少。但节能是刻不容缓的。
长期以来,行业中对变频空调器存在着诸多的争议,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能效标准制定中采取了不求完美但求有效的做法,标准还有修订的机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只规定了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的能效指标,未考虑制热。同时,尽管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应当将变频与定速空调器置于同一个平台上,但变频与定速的节能之争已有十年,迄今没有结果,这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如果能效标准介入这些有争议的问题可能再有两年也完不成。
因此,目前的变频空调器能效标准中的指标体系与定速空调器能效标准仍不具有可比性,但变频空调器产品的能效将因此标准得到改进和提高。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