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筑陆续穿上“节能外衣”

2005年11月15 18:20:00 来源:制冷快报
日前通过的《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规定,上海的建筑将从今年开始,陆续穿上“节能外衣”,即对既有建筑的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门窗)进行节能改造。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焦扬介绍说,改造之后,在标准工况条件下(即冬季室内保持18℃,夏季室内保持26℃),全年空调电耗可降低47%。焦扬并强调,凡是违反《管理办法》的规定,不按国家盒本市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的行为,都将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处罚(见6月2日《解放日报》)。在我看来,这一规定不失为缓解能源紧张状况的一种釜底抽薪的做法,不仅上海这样做是对的,也应该在全国推广。

也许有人会怀疑,上海市这样做是不是在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是不是违背了市场规律?因为能源消耗量大,价格自然就会上涨,供给也就会随之增加,然后电力紧张状况也就会随之得到缓解。但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无论价格怎样上涨,但能源的供给始终是有限度的。用经济学的术语讲,这叫“供给缺乏弹性”。紧张到一定程度,最后就只能以拉闸限电的方式来强制性的解决。习惯了现代生活地人都知道,没有电的日子是一种什么滋味。其实,不仅是上海,即便是在最强调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美国,在能源问题上,也有一套很严格地“管理办法”,比如加州就有这样的规定:所有新建地房屋必须应用适当的绝缘隔热性材料,而且都必须是南北走向的,这样冬季可以降低供暖的能源小号,夏季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为了鼓励大家使用自行车,政府还在市区修建了一条长24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并严格限制私家车上路的时间盒举例。这些措施加上其他一些办法,使得加州自1976年起,用于空调盒供暖的电力盒天然气就节约了50%,能源整体消耗下降了1/3。当然,加州的对能源的管制后来走了一段时间弯路:在自由放任理论的影响下,一度曾放松了管制,结果电力的价格虽然上涨了十几倍,但能源的供求关系不仅没有因为市场的调节而趋于缓和,反而越发紧张,只好靠“轮流摸黑”的方法来解决,并直接引发了一次经济衰退,最后只好再来恢复管制。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均资源极度匮乏,这是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所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国情。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采取包括强制推广节能建筑在内的各种措施来进行管制,是绝对必要的。把能源问题完全交给市场来调节,其实隐含着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那就是资源是足够充足的,甚至是可以无限供给的。这种前提当然是虚假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接受约束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节能外衣”需要推广应用的主要理由。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