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大量囤铜的后遗症开始显现

2009年09月24 00:00:00 来源:长江期货
大规模民间囤铜的“后遗症”终于开始显现。大量的社会隐性库存正在转变为显性库存。市场担忧的抛铜露出端倪,中国库存过量。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突破了10万吨,创6年来的新高,近两月来的涨幅超过100%。同期LME铜库存也上升逾25%。

投资狂潮退去、有效需求不足——全球铜库存的大幅反弹,是否会引发基本金属板块的价格下跌?业内人士表示,欧美“补库”的展开、中国旺季的到来,可能会在10月份缓解库存压力,但在十一长假之前,各方处于谨慎考虑,市场会处于观望状态。

全球铜库存逆转上扬

最新数据显示,上周上期所铜库存增加7%至10.4万吨,突破了10万吨大关,创出了2003年以来的新高。这已经是上期所铜库存连续第八周上升了。相较于7月24日当周的49348吨库存水平,增幅已经超过100%。

LME库存方面,自7月14日见底256900吨以来,即开始持续攀升,截至9月18日LME铜库存已经达到32.7万吨,较7月14日水平增加了70800吨,增幅为27.6%。昨日,LME库存又剧增4000多吨,达到33.1万吨。从库存分布来看,库存增长主要源于亚洲区的新加坡、釜山等仓库。

算上纽约金属交易所(COMEX)的5万多吨库存,目前全球三大市场(上海、伦敦、纽约)的铜库存已经接近50万吨,这一数字在近几年来也属于高位。可以说,全球性的库存过量现象已很明显。

由于库存的压制,对铜价走势造成了较大压力。最近一个月来,尽管美元下跌,但伦敦上海的铜价均处高位滞涨,伦铜上周五甚至暴跌3.5%。昨日,沪铜主力合约CU0912收于48780元,跌340元。

“囤铜后遗症”开始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囤铜现象在7月底8月初基本结束,而库存则正是从那时起大幅增加,“囤铜入库”的迹象很明显。据了解,从7月底开始,进口铜的亏损就开始增大,目前每吨亏损在2000元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8月后铜价一直处于震荡,股市也一直在下挫,而实体经济的需求又没有起来,一部分民间的投资性囤货就会抛出来,以实现利润,而库存就因此露出了真相。而一部分进口铜又重新被转移到国际市场,导致了LME亚洲库存上升。

也有人士表示,库存上升与中国自身产量扩大有关。据了解,8月份中国铜的产量创出近年新高。另一方面,由于铜价较高,市场买铜的欲望也很微弱。这两点原因与“囤铜入库”一起,构成了库存激增的主因。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