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冷何时热起来
“集中供冷”市民觉得又好又经济,业界称硬件成发展“瓶颈”
“集中供冷”的冷水从何而来?记者在离合肥市某小区入口处不远的地方发现,在两栋楼之间的空地处,是该小区集中供冷的主机房。在主机房进口处的桌子上,摆着一台电脑,“从电脑上可以监控机房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转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检修。”工作人员介绍说。
“从总管网运来的高温蒸汽作为动力进入溴化锂制冷机组,降温后变成约7℃冷水,由机房内的冷冻泵输送到市民家中,”合肥市热力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的宋经理说,“在市民家里进行制冷后升温的水,将再次回流到溴化锂制冷机组,从而形成一个大循环。”
“集中供冷”效果媲美空调
“刚开始觉得这个‘集中供冷’肯定没有空调好,”省城市民王瑞说:“可现在用起来感觉效果不比空调差,开一会儿家里就非常凉快,又能节电,又不会让空气太干燥。”
记者发现,“集中供冷”有点类似于“中央空调”,在每个房间都安装一个风机盘管,和空调一样,由温度控制开关调节室内温度,管道里面的水循环流动,通过热能表对流入水量进行计费。“我们白天在家一般只开一个就足够了,还是最低档。”王瑞老人说。
据了解,王瑞居住的小区是省城首个“集中供冷”的小区。另外,合肥市还有两个小区的部分市民也将陆续享受“集中供冷”。
“集中供冷”使用是否划算
“说句实在话,现在我们在亏本经营,”宋经理告诉记者,就拿首个“集中供冷”小区来说,由于入住率不高,使用量不多,没有达到机组的设计能力,因此“现在是‘大马拉小车’,实际的耗能一样,但是使用量上不去,很难收回成本”。
和家用空调相比,市民们享受“集中供冷”是否划得来?宋经理说:“一般20平方米的房子,‘集中供冷’时市民每小时将花费0.7元。同样面积的房子,如果用空调制冷,约需1.18元。”据介绍,去年该小区享受“集中供冷”的家庭,平均每家每天花费在10元左右。
“集中供冷”热销难度不小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省城不少市民对“集中供冷”这个概念还很陌生,但是对政府提出的节能要求大都比较了解。
“‘集中供冷’在小区建设之初就需要设计,后期改造困难较大,”合肥市热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尽管很多小区提出了“集中供冷”的要求,但由于不具备条件,很难实施。“相对于用电作能源,‘集中供冷’优势很明显,它可以减少氟里昂的排放,十分环保、安全,而且制冷的舒适度也比较好”。他认为,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可能需要亲身体验后,才能更好地体会到“集中供冷”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