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欧盟环保令考验中国电子企业
据权威人士评估,这两项指令至少将影响到中国317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出口,占出口欧盟电子产品总值的七成。受此影响,国内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整体成本将至少提高10%左右,出口价格上涨15%左右
“今年初我们就成立了专门的环保小组,按照欧盟指令要求上游零配件企业使用符合标准的材料,积极的应对使我们与欧洲客人谈生意时有足够的信心。”大型家电出口企业TCL相关负责人表示, 欧盟实施的两项环保指令成为挡在家电、IT产品出口商面前的一道“高高的门槛”,很多企业都开始艰难转型。
“绿色生死令”
欧盟25国近日宣布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和《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计划在2006年7月1日强制执行的消息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两项指令规定所有在欧盟市场上出售的电子电气设备必须禁止或限量使用六种有害物质。
有关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中涉及上述法规的电子电器类产品金额约为300亿美元。法令实施之后,中国企业在向欧盟出口此类产品时需要付费给专业的回收公司来处理废弃产品,其费用大概是每件产品销售价格的3%-5%,而我国电器出口的平均利润只有5%左右。
据权威人士评估,这两项指令至少将影响到中国317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出口,占出口欧盟电子产品总值的七成。受此影响,国内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整体成本将至少提高10%左右,出口价格上涨15%左右。
“中国的家电生产企业目前行业利润已经很微薄,很多企业处于亏损边缘。现在又要家电厂商承担回收治污费用,对中国电子产品制造业确实是一个双重的考验。”中国家电协会相关人士如此表示。
据了解,一台普通彩电的分解、回收、再利用成本可能高达20欧元。这对一直依靠低廉的价格取得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尽管如此,一些大型企业还是启动了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创维多媒体公司副总经理、质量部总质量师曹道荣透露:“这两个法案会导致整体成本增加大概1%。”
创维在去年9月就成立了专门机构导入这两个法案,首先就是要求上游的供应商提供由SGS(欧盟的一个专门认证机构)出具的针对零部件比ROHS还要严格的化验报告,以对供应商进行初步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