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蒸发器行业危机过后亟待升级

2009年11月26 09:29:00 来源:《电器》

年初的低迷,4月开始出现的强力反弹,贯穿整个二三季度的产销两旺,未来市场供求形势的不明朗……2009年,冷凝器、蒸发器(以下合称两器)生产企业同冰箱、空调企业一起感受市场的骤然变化。在这一年里,两器生产企业如履薄冰,不停地调整经营战术。

出人意料的是,进入生产、销售淡季,两器生产企业的老总们仍然很忙。2009年10月,记者几次联系采访,得到的答复都是“领导出差,不在厂里”。原来,为了尽快把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冰箱、空调企业提早拉开架势扩大生产,于是,2010冷冻年度一开盘,两器行业呈现出供求两旺的良好态势,各个两器生产企业的总经理纷纷亲自挂帅参加整机厂的采购招标,争取更多订单。

这与2008年10月形成了鲜明对比。那时的两器生产企业大多停产盘整,经历着从未有过的磨难。转折点出现在2009年4月,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拉动下,国内冰箱、空调市场销售回暖。特别是冰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1~9月,全国共生产冰箱4742.40万台,同比增长 16.24%。至此,飘摇在金融风暴下的两器生产企业终于松了口气,经营业绩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对于暂时渡过难关的两器生产企业来说,困境中暴露出的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恢复元气必须尽快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整机终端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对两器技术研发、配套生产模式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上下游环境来看,2010年,两器行业将面对更多变数,如何把握命运,两器生产企业正在做出自己的抉择。

重现生机的2009年

事实上,作为配套家用冰箱、空调的关键部件,整机厂对两器的采购量一直非常庞大,如果不是因为2008年年底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两器生产企业本应沿着稳步增长的轨迹发展。“那时,经济环境恶劣,无论是整机还是配件企业,谁都不敢轻举妄动,企业资金链绷得很紧,稍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一位两器生产企业负责人在向《电器》记者描述当时情景时仍心有余悸。

然而,市场复苏比两器生产企业想象中来得要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2月,冰箱产量同比增长22.29%,空调则在7月摆脱产量持续萎缩,当月产量同比增长9.83%。2009年2月过后,两器厂接到的订单开始不断增加。江苏常发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献荣对记者说:“春节后到9月,常发一直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由于低估了政策的拉动效应,1~5月,常发两器甚至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009冷冻年度,常发冰箱两器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空调两器产量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河南科隆电器公司总经理王跃河则告诉记者:“目前,科隆正全力生产,已经追回了年初几个月的损失,2009年预计完成两器产销2000万件。”由于之前对市场预测准确,浙江康盛股份公司生产经营始终保持有序运行,2009冷冻年度两器总产量达4000万件。据合肥美菱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勇透露,目前美菱有色金属每天生产两器5000件,有70多个型号可供整机厂选择配装,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产量增长了30%。2009年1~9月,以出口业务为主的苏州市瑞泰克机电有限公司两器产销量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40%。

该公司总经理岳国东对这个数字很满意,他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订单大幅度减少,但一些中东国家的采购数量在不断增加,目前,瑞泰克的两器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抗击经济风险的能力很强。”

“下乡”引发的思考

所有接受采访的两器生产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家电下乡”,一致认为这项政策对开拓三四级和农村市场,拉动家电产品销售作用明显。

浙江康盛股份公司董事长陈汉康认为,在实际生产、销售过程中,两器产业也暴露出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技术、容易陷入价格战恶性竞争的家电业通病。陈汉康进一步举例说:“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后,两器厂在政策带动下增加了产量,但‘家电下乡’推广的基本都是200L左右的冰箱,为这类冰箱配套的两器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不少两器企业靠压低价格拼抢订单。最终,虽然销量上去了,但利润却没有增加。”

王献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出对两器行业发展前景的担忧,他认为:“家电下乡政策提前将未来消费需求释放出来,一旦需求释放完毕,冰箱、空调销售很有可能陷入更深的谷底,行业再度面临供过于求,回到以拼价格的残酷手段争夺市场份额的阶段,未来几年的市场情况不容乐观。”对于这个问题,王跃河选择以更积极的态度进行市场预测。他说:“从政策颁布到市场销售数据有所反应,再到对产业上下游产生明显拉动作用,‘家电下乡’全过程都反映出中国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我相信,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政策带动下,三四级市场会释放刚性需求,持续形成购买力,这将会对冰箱、空调以及上游配套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产业升级,亟待解决的难题

暂时渡过难关的两器生产企业有着各自的烦恼。陈汉康表示:“虽然目前两器生产、销售情况比较理想,但行业内的竞争依然激烈,困扰企业的最大问题是供货价格持续走低,利润空间日渐稀薄。”在武勇看来,两器行业的竞争比较透明。他说:“两器企业每年参加整机企业的采购招标,过程很简单,只是提供样品和报价。这对两器企业是种考验,必须具备绝对竞争力,才能生存下去。”王献荣认为,两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员工待遇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很可能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再加上目前市场需求变动频繁,增加了企业管理的困难,两器生产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合理安排生产。此外,整机企业与两器生产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很少联手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这个坏习惯直接阻碍了产品和产业升级。

总体来说,江苏常发制冷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科隆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康盛股份公司、合肥美菱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苏州市瑞泰克机电有限公司等以生产冰箱两器为主的企业,经营已经发生明显好转,但空调两器生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则没有那么轻松了。2009冷冻年度,两器业务为江苏丰润电器有限公司带来了4亿多元的产值,其中,空调两器占了将近一半。该公司董事长吴清平向记者抱怨:“产量增长了,利润却没有增加,特别是空调两器,整机企业往往采用‘来料加工’ 的合作方式,采购价格压得很低。没办法,丰润索性将部分生产线外包给整机企业,现在丰润对两器业务的态度就是任其发展。”据了解,空调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两器生产配套厂,为了控制成本、保护核心技术,70%的空调由整机企业自己完成两器配装。

只有当旺季到来,整机企业才会季节性采购专业两器企业的产品,弥补产能的不足。在空调产业链中,两器生产企业只是配角,不掌握技术,得不到整机厂的重视,少得可怜的加工费,空调两器生产成了很多两器生产企业眼中的“鸡肋”。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