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格力电器股改持续受市场追捧
当所有人只从市场拿钱从不考虑回报时,少数优秀上市公司坚守了自己的道德底线,格力电器(000561)就是这样的优秀者。
自1996年格力电器上市起,10年间,公司在证券市场总融资额为74004万元,总派现额为126747.42元,派现额与融资额之比为1.71。
尽管身属家电股,但格力电器的优秀业绩表现,受到了基金经理们的极大青睐。近5年来,格力电器一直受基金经理的追捧。当格力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正式亮相后,同样获得基金经理们的高度认同,1月5日,当格力电器与投资人协商结果公布后,公司股价以涨停报收。
满意的对价
2005年12月23日,格力电器公布了股权分置方案,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送2.7股,方案承诺若2005、2006、2007年净利润分别低于5.049亿元、5.554亿元和6.11亿元,则向流通股股东每年追送213万股,三年累计639万股,相当于每股追送0.3股;此外,母公司向格力电器无偿转让“格力”商标。
公司宣称完成股改后,下一步会引进战略投资者,但仍由珠海市国资局控股。
中金公司分析师李昂评价说,本次股改最大的新意在于管理层股权激励,规定若今后三年内任一年度净利润到达上述承诺的数额,则母公司将以每股净资产值为价格,向格力电器管理层每年出售713万股,最高累计2139万股,还有500万股的激励由董事会另行规定。
针对上述股改方案,国泰君安家电分析师马国旗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对价方案,且承诺事项令人惊喜。
在马国旗看来,格力集团向格力电器无偿转让“格力”商标、支持现任董事长朱江洪续任下届董事长、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股改后考虑引进战略投资者将令投资人感到惊喜。前三点分别解决资产完整性、公司战略发展和经营管理的稳定、公司治理问题;而拥有珠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格力电器在今后的发展上将会更加顺利。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孙胜权评价说,此次推出的股改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近期困扰其投资价值判断的重大问题,因此复牌后股价必然会受到市场的密切关注。
1月4日,一位基金经理则事先预测,格力电器复牌后必将涨停。
寡头的利润
2005年12月23日,海通证券资深家电分析师顾青推出了格力电器的深度调研报告,维持格力电器买入评级。
顾青的核心观点是:2005年,格力电器空调销量将超千万台,年报业绩增长率将达19%。公司未来两年将调整空调产品结构,逐步加大毛利率水平较高的中央空调产销比重。我们认为,面对国内家用空调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如此产销策略将有助于促进公司主营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公司绩优形象将得以巩固。
由此,顾青给予格力电器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格力电器随后的股价上扬走势,有力地验证了顾青的预测。
光大证券分析师张琦则针对格力电器提出了“空调双寡头”的概念。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的统计,2005年中国空调品牌消失了27个,主要是二、三线品牌,2006年剩下的69家空调企业将再消失三分之一。因为现存的69家之中,有48家在重点城市市场占有率不到1%,有29家占有率低于0.01%。
张琦认为,这29家在2006年将很难生存下去。2005年,宁波的惠康、帅康、波乐退出市场,加上先前倒闭的迎燕、东洋、万家乐,预计年产量50万元以下的空调企业会很快消失。
张琦分析道,如果说空调行业2005年的主旋律是科龙、LG退出第一阵营,那么2006年的主旋律可能就是海尔被甩下,初步形成格力、美的双寡头格局。
根据经济学的定义,两个企业联合起来垄断获几乎垄断了某种商品的市场,称为“双寡头垄断”,其特征是双方自然形成协议定价,能够有效割断后来竞争者,共同瓜分市场,分享巨额利润。
盈利的亮点
2003年以来,国内家用空调产销规模出现了较快增长,截止到2004年底,产销规模已接近6000万台。不过,随着国内城镇市场和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家用空调保有量的不断提高,家用空调产销增长率自2004年起已开始呈现放缓趋势,年产销增长率分别从2003年的68%和58%下调至38%和40%,降幅非常显著。
同时,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5年11月底,国内家用空调累计产销量均出现了负增长,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和3%,空调月均库存量基本保持在800万台以上,比以前年度月均500~600万台的库存规模有了大幅度攀升。
在家用空调行业产销增长乏力的同时,以中央空调为核心产品的商用空调行业则正方兴未艾。据相关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央空调的总市场容量约为200亿左右(包括5P以上的单元机及特种空调),行业的增长速度约为23%左右。由于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建设的加速,商用楼宇的建筑高潮促进了中央空调行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中央空调业(包括特殊环境使用的单元机)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20%。
同时,与家用空调相比,中央空调对生产技术和工艺质量的要求明显高出许多,是代表大型空调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产品。因此,作为国内最大的空调生产企业之一,格力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央空调的自主技术开发。
今年8月,格力离心式冷水机组问世,紧接着11月初,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世界第一台超低温数码涡旋多联机组在中央空调生产基地顺利下线。格力超低温多联中央空调由于采用了全新设计研发的压缩机系统,这种中央空调可以在零下25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稳定可靠地运行,且制热效果好,能效比达到2.2以上,使我国的中央空调在冬季制热和节能技术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海通证券分析师顾青认为,凭借自身在空调行业的雄厚技术开发实力,格力电器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步加大中央空调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实现中央空调年销售收入的翻番增长,即未来两年内实现中央空调销售额30亿元的目标。我们认为,中央空调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源动力。
分析师的眼光
针对格力电器,各大证券分析师都给予乐观的盈利预测。
国泰君安分析师预测,2006年、2007年空调行业增速仍然不快,但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公司龙头地位继续得到巩固和强化,主营收入和净利润仍然会有较好增长。
国泰君安分析师给予了每股11.90元的估值。
国信证券家用电器行业资深分析师王念春认为,格力电器的合理股价应在11-12元之间。王念春提出这一估值时,格力电器的股价为9.48元。
王念春认为,正是由于行业需求平缓和产能过剩,才能凸现格力电器的强者地位。
王念春说,2006年,虽然钢材等原材料预期有所下降,房地产逐步走稳并向上回升,但空调行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需求增长平缓的问题。行业出现集中度快速提高的发展表现,我们认为具备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公司的产能才能成为有效产能。作为空调行业中的优势企业,格力电器的强者地位在整合过程中会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