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鸣金收兵”期待来年大战
由于凉夏、地震以及能效门槛升级、宏观政策调整等诸多原因,家用空调2008年增速明显放缓。而5月底在广东省家电行业高峰研讨会上,多个家电巨头联合发出了“加强业内交流和自律,促进业内和谐发展”的倡议,吁请全行业“杜绝相互攻击、搞恶性的价格战,也间接映射出08冷冻年度空调行业的艰难处境。
天时地利皆不存
空调企业步履艰难
进入8月份,今年空调的销售旺季即将过去,开始迎来淡季。而据记者了解的信息,目前四川各大空调厂商的销售现状都不是很理想,几乎都没有完成总部下达的销售目标。
谈及今年市场的惨淡,各大都显得很无奈,天气和地震成为制约市场的最大因素。相对于去年夏天的炎热,今年的天气则凉快的多,天气呈现“晴两天就下雨”的循环式反复,这对于天生就靠天吃饭的空调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同时,在空调销售传统旺季的5月又发生了地震,使空调销售一度处于停滞状态。而且地震对消费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很多预期消费者都处于持币观望状态。多数楼盘的销售因为地震呈现滞销状态,这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一级城市的空调市场容量,而且,很多已经购房原本准备装修的市民也在观望。
遭遇能效门、价格门
催生空调业“二律背反”
根据2004年国家公布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04)》标准,规定2009年3月起禁止低于二级指标的空调产品上市销售。按照目前空调企业的生产结构,四级和五级能效比空调生产比例为80%。截至今年目前,全国空调的库存量达到1000多万台,也就是说将近800多万套空调能效比低于3.2的空调在明年新标准实施之后,将面临禁售的命运。这对主流的定速空调厂家造成了巨大压力,纷纷着力清理库存,大力抛售高能耗的空调,使得价格不断走低,空调市场平均价格下调了一成,最高降幅达三成。
另一方面,在整个经济环境巨变的背景下(货币价格上涨、材料成本上涨、消费需求降温、股市低迷),空调压缩机、钢材、铝材等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空调行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产业的收益日益微薄。这样,众多空调企业就陷入到成本不断上升,却还要大幅降价促销的“二律背反”式的尴尬境地。
“马太效应”弱化
市场变局在即
经历了前几年的喧嚣炒作,大浪淘沙之后,目前空调行业的品牌格局已经基本稳定,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巨头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三甲地位,随着空调新国标的实施,这种品牌集中的竞争格局还能维持多久?定速空调能效标准的提升,变频空调标准的推出,将直接在政策层面上推动变频空调的销售,也将催生新的市场机遇。
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空白中构建更为宏伟的蓝图,谁就将改写这一旧的品牌竞争格局。目前来看,各空调企业在变频技术、产品上的储备仍然存在着巨大差别。短期内,许多空调企业还难以在变频技术上获得突破性发展,这无疑给深耕细作变频技术11年之久的海信空调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而海信空调未雨绸缪,先是年初宣布变频三年三级跳战略,随后即启动新一轮的变频推广联盟,并在五一前高举变频普及风暴,以多种方式整合市场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