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论凸显空调业经营困局
春节刚过,躁热的空调业按捺不住新一轮的炒作,类似“涨价传言带动空调提前热卖”的消息再次成为空调厂家春季启动市场的“新闻炸弹”。
据2月25日的《重庆晚报》称,与往年同期不同的是,本该处于淡季的空调,今年却意外跨入春节家电市场畅销品类前三甲,排名仅次于彩电和数码产品。
报道称,造成空调热卖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商新店开张使得一些空调品牌提前投放,于是产品的资源“开闸”使其“开门红”;二是厂家通过促销员放话,称春节过后空调要涨价;三是去冬今春气温持续偏高促使部分消费者提前购机。
然而,造成空调局部热卖的表象并非一定是市场的真实情况,不排除厂家和商家联手进行新闻炒作的嫌疑。
实际上,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和市场消费的日趋理性,空调业的此类经营招数这些年已逐渐失去前些年的魅力和效力。经过近三四年的竞争发展,空调行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市场蜕变,品牌数量锐减(从前几年的三四百个品牌到今年2月市场上可见的不到二十个主流品牌),除了格力、美的、海尔、志高、格兰仕、TCL、海信(含科龙)等企业外,大批空调制造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被迫一再低调,要么破产,要么转行改做其它产品。就连曾被誉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旗帜的春兰,在今年1月27日也曝出2006年度预计巨亏1.9亿元的业绩预告。随着上市公司2006年报的陆续披露,相信空调企业的整体业绩仍不容乐观。
从近年来家电市场的整体走势和市场特征分析,诸多属于空调行业营销的“典型性特征”已普遍成为经销商或消费者的诟病,其最终导致许多二三线空调品牌因此陷入经营困境。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