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助力汶川果蔬产业发展
2009年08月31 00:00:00 来源:新快报
8月30日,海拔均超过1800米的汶川羌族名寨——秉里村、万村及布瓦村。一年多前,这些云朵上的羌族山寨被地震毁于一旦,如今,寨子里新建民居外表虽涂满黄泥,“内核”却全是混凝土框架结构。十余公里的沥青路或水泥路盘山而上,通到了山寨,自来水管顺山而下,架到了每一户人家。
冷库延长樱桃保鲜期
“每斤卖三四十元。”布瓦村53岁村民董天福说的是每斤甜樱桃的收购价,这个价格是他数年樱桃种植历史里的最高值。该汶川特产被贩卖到广州超市后,价格一度飙至八九十元一斤。据介绍,今年威州镇仅甜樱桃就有5吨销往广州。
如今,威州各个山上羌寨均种上了樱桃树,仅布瓦村就有上千亩。不仅如此,为了克服本地樱桃保质期短的短板,广州援建组还帮村民们引进了国外的超长保鲜期品种。“以前走山路要走半天,现在骑摩托车20分钟就下山了。”羌族老人王光清说,自从通了沥青路,送货到山下不再是难事。
援建农贸批发市场
而让村民们真正吃下敢种樱桃树“定心丸”的是,广州援建人员在山下建起了一个崭新的农贸批发市场,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更是在该市场援建了1000吨的冷库。“只要是汶川产的水果蔬菜,运到广州,我们全收。”广州援建组相关负责人说,朱小丹曾多次鼓励威州村民种果树,打“包票”保证果蔬的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