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决战 “专”者为王

2005年10月24 09:55:00 来源:制冷快报
访TCL集团空调事业部总经理 胡立宪

运筹秋冬,决胜炎夏。卖场里空调柜台冷清,厂商间却已硝烟弥漫。这是空调行业的特色。

刚刚过去的2005冷冻年度,二三线空调品牌死伤无数。有输自然有赢,除一线阵营的格力、美的、海尔之外,在二三线阵营里打拼的TCL、长虹、格兰仕等品牌十分活跃,江湖地位大大提升。2006冷冻年度已拉开战幕,这些成长性较好的活跃分子又将如何表现呢?本报将陆续推出相应的老总访谈,让你提前窥测新一轮空调战云。

上年度交出满意答卷

记者:对刚过不久的2005空调冷冻年度,您是如何评价的?

胡立宪:品牌、质量、服务等全方位的比拼,使行业再一次经历大规模洗牌。原材料大幅涨价、能效标识实施、迟到而短暂的高温,使生产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成本及销售压力,大批中小品牌被快速淘汰出局。

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您对TCL空调交出的答卷满意吗?

胡立宪:上年度TCL空调内销完成100万套,外销完成90万套。能够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达到这样的增长速度,我是比较满意的。

TCL拥有强大专业优势

记者:作为TCL空调的“总设计师”,在成功指挥“05战役”后,您在新的年度有何新的战略思路?

胡立宪:空调业的竞争是企业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的竞争,也就是专业能力的竞争。2006年度,TCL空调将凭借多年积累的研产销资源优势,获得更大发展。

运作较好的品牌,一定具有良好的整合上下游资源的能力。目前TCL空调与一线品牌的采购条件是一样的,而且我们拥有自己的压缩机生产企业。目前,TCL瑞智的压缩机产能达600万台。

因此,TCL空调在资源控制上具备其他大多数同行所不具备的优势,可避免卷入压缩机争夺战。

现在的产业竞争形态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上游资源是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规模的优势很重要,规模既可获得资源的保证,也会带来成本的优势。我们的生产基地分别在华中与华南,空调产能达500万套,这种产业布局能使我们更加贴近市场,提高反应速度,节约物流成本。

我们在其他方面还作了大量工作,比如,适时拓展产业宽度和市场区域:与意大利德龙公司合作,建立全球最大的移动空调和抽湿机制造基地;TCL中央空调已经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保证快速进入行业前五名;上年度空调外销达到90万台,比2004年度增长了46%,是行业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之一;TCL自有品牌的出口金额占比为39%,比同行高出近一倍的水平。这些都是保证TCL空调持续发展的原因。

记者:新思路是否还配备了新武器?

胡立宪:对,我们将继续坚持产品创新。在2006年主推产品依然是行业里特有的钛金空调系列,除了具备长效节能的特点,还会集成其它品牌高档产品才有的一些功能,价格会贴近大多数消费者。在高端产品上,全新的外观设计将更符合现代家庭审美需求,增加双向节能换气、干燥防霉运行、高压静电除尘除味、V曲线促眠模式等新功能。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