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业发展应警惕“后遗症”
制冷快报 - 年报显示,江西铜业2010年全年营业收入高达764.4亿元,净利润49.4亿元,在公司年报的经营回顾中,对如何加强环保、保护生态只字未提。据空调制冷大市场调查了解,此外,2007年及2010年,江西铜业公开募资约107亿元,其中,仅有2.7亿元用于降低工程锅炉房供蒸汽负荷,减少烟气、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等环保措施。近日,位于江西省德兴市的江西铜业(600362.SH)下属企业被指涉嫌数十年来一直往当地一条母亲河排放工业废水,导致数十万人受污染影响。
据部分德兴铜矿员工和当地居民反映,数十年来,江西铜业下属多家矿企向乐安河及其支流中排放废水,其中有亚洲第一铜矿之称的德兴铜矿最为严重。据在德兴铜矿工作的一位员工表示,这两年,德兴铜矿投了点钱用于环保建设,的确收到一定成效,河水也清澈多了,两年前这条河流污染很严重,水散发异味,呈黄黑色。
根据乐平市政府的调查报告,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上游有色矿山企业的生产,乐安河流域每年接纳的“三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000多万吨,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毒非金属污染物种类有20余种。
乐平市政府调查报告中的矿山直指江西铜业在乐安河上游建立的多个矿山,以德兴铜矿涉污嫌疑最大。对此,德兴铜矿方面解释是,进入大坞河河水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德兴铜矿的达标排放水;二是地方部分企业的排放水;三是生活废水以及雨水。虽然,不排除有当地其他企业存在排放的可能,不过据当地民众反映,下游的化工厂体量很小,即便存在违规排放也不足以造成这么大的污染。
发表在200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第1期的《德兴铜矿周边土壤中铜形态分布》显示,江西德兴铜矿是我国最大的铜矿,也是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自1958年露天开采以来,已造成5.76平方公里的裸地和207平方公里尾矿堆积区。同时每年还排放大量的含铜、铁等多种重金属离子的酸性废水。长期的工业粉尘、工业废水、矸石堆积使得该地区环境负荷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