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能效标准遭业界质疑
变频空调进入中国十年之久,各种纷争从未断过,究其根源只因我国没有一个针对变频空调的统一标准。而这个标准的讨论出台历经四五年之久没有结果,成为变频空调在中国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每每就变频问题采访企业时,企业对此都头疼不已。但最近,国家变频空调能效标准终于有了结果,进入报批阶段,5月10日在媒体上我们也看到了变频空调能效果标准的一个初步的全貌(见《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全貌首度亮相》),当我们欣喜于变频空调终得正果之时,慧聪网收到了来自空调业内技术人士对这个标准的批驳。做为媒体我们不能随意妄加论断,只将批驳全文发布出来,广大空调界人士看后可自行评论。
对《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全貌首度亮相》的看法
1、定速空调和变频空调都是家用空调,不过采用不同技术,相对用户使用环境和使用习惯相同。核心问题同样是空调为什么一定要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EER还是SEER,究竟哪种更科学更能反映空调实际能效?人为割裂定速空调和变频空调比较联系达到什么目的?“很难要求每个消费者都是空调器的行家,也很难想象消费者能够理解SEER、区别EER和SEER”,而采用耗电量(变频)和EER(定速)能效不同单位进行对比,标准将会不但使老百姓云里雾里,就连业内人士空调行家很难说明优劣,浑水摸鱼要达到何种目的?
2、由于各企业的特点和情况不同,其利益点也有不同,几乎标准的每一个关键点都会有不同意见。能效标准不是企业意见的综合而是代表国家对企业的产品提出要求。”标准不能反映企业要求和呼声(特别是变频空调生产企业),那它又代表谁的利益?能效标准是国家政策风向标,现有的能效标准将空调发展引向何处?标准是国家政策不假,但政策也有好坏之分,一个好的国家政策对产业发展是促进作用,受到企业欢迎和支持,规范企业间的有序竞争,反之,是阻碍行业良性发展,和国家提倡节能初衷背道而驰……<全文>
业内技术人士对《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全貌首度亮相》的批驳全文
变频空调器能效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了消费者的空调器使用时间调查,掌握了中国消费者使用空调器的运行时间曲线。并在实际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考虑变频空调器用户的特殊性以及商用用户的特点,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修正,最终确定了用于变频空调器能效标准的运行时间曲线。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使用空调器偏重于高温时段,这与中国的消费水平和经济水平是相符的。(斜体为《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全貌首度亮相》中的内容)
(批注和反驳:变频空调的特点是短期的高负荷运转后,在温度达到设定时,将转入低频小负荷运转。所以变频空调的大多数运行时间是在低频段。除非你选择了过小规格的空调机,造成室温无法下降而长时间的高频运转。在室外为35度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使用空调器偏重于高温时段往往只要能保持30度就觉得舒服了,而国外消费者喜欢温度低而运行到25度。所以对“偏重高温时段”应该理解成目标温度比较高,而起始温度是由环境气象决定的。以中国消费观念来看,空调机负荷将更小。)
运行时间曲线是变频空调器能效标准制定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一运行时间曲线与产品标准以及国外如日本标准都有较大的区别,应当说更贴近中国国情。尽管有一些不同看法如认为变频空调器在低频下运行效率较高,运行时间曲线就应当借鉴国外偏重于低温时段,这样可得到较高的SEER。
但标准最终仍采用了基于消费者调查的运行时间曲线。从节能的宏观思维考虑,这仅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即空调器的效率应当在消费者实际使用时较高而不是为了让企业得到一个较高的SEER数值。既然SEER与运行时间曲线有关,这个曲线就应当是消费者实际使用的运行时间曲线,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节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