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卖场力推节能空调
自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国家标准(GB12021.3-2004)规定,到2009年,中国市场上的分体式空调产品(≤4500W)能效比最低值将由现行的2.6(能效等级为5级)提升至3.2(能效等级为2级)。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家电卖场和企业均大力推广节能空调产品,不少消费者仍然不了解能效标识和能效比的意义,还需要市场加强正确引导。
不少消费者不知能效标识为何物
记者在北京三环路边的几家家电连锁卖场门店采访时发现,不少消费者不知空调能效标识为何物,有一位消费者甚至在思考片刻后对其做出了截然相反的理解:“能耗等级高,不就说明马力大,制冷效果更好吗?”
店内销售人员对记者坦言,虽然有很多消费者知道并能正确理解空调能效标识,但仍有不少消费者表示从未听说过能效标识,想当然做出前述相反理解的消费者也“绝非个别”。他透露,高能耗(五级、四级等)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对预算有限的消费者吸引力较大,再加上某些促销员不顾事实,硬将高能耗产品说成是“马力大、制能效果好”,因此高能耗产品目前在全国市场上销量仍然很大。
据国家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7冷冻年度,国内零售市场空调销售量达到2630万台。业内咨询机构中怡康的中国大中城市商场零售统计数据也显示,2007年定速空调产品销量中,1-2级能效产品占比合计3.5%,3-5级占96.5%。粗略地假设定速空调占空调总体市场销量的90%,那么去年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定速空调大致为2300多万台,其中,能效比为3-5级的高耗能产品约2200多万台。如果按照新国标规定,去年销售的空调当中有2200多万台产品到2009年将属于不达标产品,有可能被强制退市。
空调能效比明年“连升三级”
空调产品能效等级由现行的5级提升至2级,在创造节能环保效应的同时,也将意味着市场中的大部分产品,即现有3级、4级和5级产品面临遭淘汰的命运。
有业内人士作过估算,以俗称1.5匹的空调(制冷能力3500W)为例,按全国平均每年(夏季加冬季)运行200天,每天连续运行8小时计,如果将它的能效比从2.6升至3.2,一台空调一年可省电约400度;假设将全国年销量2200多万台空调全部换成能效比3.2的产品,一年可省电88亿度,节省电费四五十亿元;而根据全国空调现有的保有量近2亿台(假定值)计算,如果全部换成能效比3.2以上的产品,则一年可省电800亿度,相当于一座超大型电站全年的发电量。
北京家电卖场自定“能耗准入标准”
随着我国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自2008年4月1日施行,节能空调主宰了今年空调市场的话语权。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
2009年的空调“能效大考”使得不少空调厂家提前布局、迎战。海信科龙副总裁石永昌表示:“全力支持将新的空调能效标准入门等级提高到能效比3.2。在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加快淘汰高耗能定速空调,全面普及变频空调是大势所趋。”新科空调营销总经理徐良也表示:“应快速提升空调企业的整体节能化水平,不能局限于能效门槛。”
在新的政策环境下,空调企业开始面临“要么节能,要么被淘汰”的残酷市场环境,能否做到“节能”,将关系到空调企业的生死存亡。据悉,海信空调“鼎”系列、科龙今年力推的定速空调“风尚系列”、美的热循环空调等都将能效等级提高到更节能的档次。而直流变频技术则几乎成了空调节能的首要技术。海尔、海信等都青睐该技术,并推出了相关的产品,不仅显著降低了能耗,还降低了噪音和振动,并能实现均衡控温。
作为京城家电连锁企业代表,大中电器早在今年3月的时候就率先表示,推出自身卖场的“能耗准入标准”,逐步清退4、5级能效空调。大中电器空调事业部经理王琦表示,虽然能效等级为5级的空调也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允许销售的,但为了让消费者选择更节能的空调,大中电器愿意把好第一关,为消费者先滤去一部分相对高能耗的产品,倡导大家选购更加节能环保的绿色空调产品。
北京国美国美空调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北京国美电器也在今年3月推出了同样的“能耗准入标准”,逐步清退4、5级能效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