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科技司武涌副司长关于建筑节能的讲话

2006年09月29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我们在探索建筑节能的工作中的时候发现建筑节能确实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产品、材料、技术方面的问题就对下一步制约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广的重大阻碍。如何能更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和状态?

关于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要求

今年是我们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年,我们中国中央政府已经明确的向世界庄严的承诺,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这么一个我觉得十分艰巨的任务。而且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下来以后,形势并不乐观。我们当前单位GDP能耗在上半年运行的结果,我们叫作“不降反升”,那么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关注,那么在8月6日,国务院又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建筑节能是我们整个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建筑能耗已经从过去1978年的时候占总能耗的10%上升到今天的28.6%,增长的速度十分快而且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这个比例还将不可避免的要上升,并且将上升到40%左右。中国是一个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那么如何按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创建两型社会。一是资源节约型,二是环境优化型的社会。

我们在探索建筑节能的工作中的时候发现建筑节能确实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产品、材料、技术方面的问题就对下一步制约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广的重大阻碍。如何能更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和状态?一个靠政策,第二靠技术。那么从靠技术这块来说,我们既要有当前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技术,而且我们也要有今后能够支撑我们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以及相关的体系。

关于“绿色建筑”的概念以及建设部“绿色示范工程“的进度

绿色建筑不是中国首先兴起,是从国外引入的一个概念。第二,我想介绍一下中国建筑发展趋势。世界银行在2000年有一份报告,叫作“中国推进建筑节能的契机”的报告。这个报告里面有很著名的论断。第一个论断,他认为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20年代,时间跨度大约50年,那么这个时机,他认为是中国建筑发展的鼎盛期。第二,他认为中国目前是处在这个鼎盛期的中期。第三他有一个量的概念到2020年,中国拥有的建筑总量将会是目前的两倍,也就是说到2020年中国的建筑要再翻一番。那么我们在这么大的建筑过程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一个问题,他说我们中国搞了这么多年的建筑,但是我们是在对未来创造浪费能源的弃物。我觉得尽管说得有此过分,但确实有些一针见血,指出了我们建筑领域长期一直忽略的问题。如何对建筑的现状和今后的一个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利用,包括能源、土地、材料等等在内的资源的问题。那么我们在建筑方面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建设部发展一个致命的缺陷。

为此我们如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改变城乡建设的增长方式,就是我们当胶所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在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转变中国城乡建筑方式的同时,我们提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简单的说就是主要是能够实现建筑的建造、使用、长期使用过程中达到“四节”(节水、节电、节能、节地),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这简单的说,目前我们根据国务院的安排已经制订出并且颁布了中国绿色建筑的标准。我们已经有了绿色建筑技术百科,同时,也颁布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同时,建设部正在举行第二届绿色建筑的创新的评奖工作。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要实现如何把中国的建筑引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理念,除了在制订标准进行评奖之外,我们还更注重在今后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方面要进行一系列创新,包括我们正在准备要做的节能省电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经济节约政策。第二我们正在制订相关的法律,比如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第三,我们同时要在技术上进行大的创新来支撑和服务绿色建筑的发展。目前,绿色建筑的相关的国家的科研项目和国家的重点的科研攻关计划,十一五期间基本没有问题。我们正在启动下一轮的计划,目前正在招标。我们相信经过包括政府在这个领域里是一个引导作用,包括企业在这个里央是主体的作用。因为技术创新,企业是主体。而且我也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我们最终的需求观也就是老百姓能够认同绿色建筑,能够共有绿色建筑,能够以居住在绿色建筑里面感到自豪。正因此从需求观来拉动包括研发,也包括生产等等一系列产品。那么我想中国的绿色建筑会尽快进入建设实践的。

关于制约建筑节能推进的因素

我前段时间向全国人大汇报整个推进中国建筑节能的情况的时候,全国人大问到您现在推进建筑节能的问题是什么?其中有很多体制、机制的问题,认识、资金渠道、融资渠道的问题等等。但是还有一个我们技术、材料、产品研发短缺的问题。中国目前整个经济来看,我们已经从过去的短缺到现在的相对过剩。这是从宏观上来看,不过恰恰是在建筑节能这个领域是反的,这是短缺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事业进步的太快,需求增长的也太快,因此我们相关的技术、材料和产品跟不上需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授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对北京市从1999年以来的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所建的新建建筑进行了200万平方米为期两年的一个调研,调研的结果表明,我们的200万新建建筑里能达到节能50%标准的建筑,他的基本结论是按节能50%标准做的建筑只能达到节能30%的效果。为什么?三大原因:第一,相关材料和产品满足不了设计的要求;第二,施工的工艺有缺陷;第三,运行管理不节能。三大原因造成了按节能50%造的建筑节能效果只有30%.现在产品、材料、技术的状况。第二,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确确实实也出台了一些措施。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发布技术政策;2、发布相关的技术公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仅靠这样的手段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市场所有的问题。因此在这个方面,产品、材料、技术的短缺仍然是建筑节能有效推进的最大障碍。第三我们正在通过体制、机制、法制方面的创新和相关节能体系的建设来逐步解决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说包括推进特灵奖学金这样一个活动,也是我们在推进整个技术创新在体制、机制、法制方面的一个环节。

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责任

因为在各市场主体有几方面,功能端,输出端等等,那么特灵空调作为供冷端,而对房产开发商来说还主要是一个需求端。也有很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接受这样的理念。就是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目前我们正在做一个可持续项目。项目里中国比较我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如中建总公司中海集团,招商局招商地产,万科公司,重庆龙福地产等等这一系列企业已经响应国家的号召正在参与到我们这个绿色建筑的示范工程中去。我们也想通过这种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企业能够,他们先做起来,先走一步,把效果做出来后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第二,除了示范带动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怎么能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以及有效的传播扩展出去。第三,如何能解决专家、企业和政府与最终需求端老百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老百姓最终需求端能尽快的了解绿色建筑。从需求端来拉动整个绿色建筑的发展。可能这是我们考虑的一系列的措施。

关于重庆发展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

重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已经做了好多年了,通过推进建筑节能以来,工作卓有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迄今为止,在主城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基本上在新建建筑上得到实行了。第二,徐主任谈到,重庆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推广、规模化。第三,相关体制、机制和技术的推进,也认为重庆市也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已经适合重庆地区的相关的技术和其它正在完善的过程中。

重庆推进建筑节能的优势,至少从我来看有这么几个优势:第一,人才优势,就重庆大学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就有他十分强的优势。当然人才方面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的优势。第二,重庆有一支队伍,能够在建筑节能方面有超前的意识,有一定的能力,有他们自己的重庆特点。重庆在建筑节能的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第三,重庆这个气候区。我认为也是一优势。推进建筑节能北方地区做得好。因为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但是重庆做为夏热冬冷地区,他这个气候特点恰恰说明了推进建筑节能方面的一个优势,对建筑耗能需求增长得十分快,除了空调以外整个长江流域冬季的采暖的需求增长得十分快,这恰恰长江流域对建筑耗能的增长以及需求的多样化。已经对中国的整个能源安全战略构成了一定威胁,对于这个曾毅院士有明确的看法。他的观点对过渡地区的建筑节能用能的趋势一定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如何能采取一种适合这个地方地域特点,同时又能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用能需求方式是我们今后必须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第四,我相信重庆能够在这些理念里都作出他们的贡献。

关于绿色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

我负责的说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不好。建筑节能标准中国颁布过四个标准。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是1986年北方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我们在1995年宣布做废。到去年7月1日起对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无论任何气候区节能标准已经全部颁布实施。去年年底我们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所有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分两个阶段。第一个设计阶段执行建筑节能的情况只有58%,第二在建造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大体上只有40%的建筑物进行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以上数据,可以清醒的知道在40%以上的新建建筑没有按节能标准来。第二,按建筑节能标准设计的建筑也有20%在施工阶段没有去做。因此这几个数据提示我们抓住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主要矛盾,必须紧紧抓住不放,甚至还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精力,去把住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关。我们也希望在座的老师同学们对修订标准出谋划策,同时也为我们如何有效加强对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监管提出更好的建议,以及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于绿色节能建筑推广中政府在公众参与方面的引导

最终需求端他们的需求能力能够体现出来并引导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最终需求端就是指的老百姓。我们去年在做建筑节能设计管理条例的时候,我们曾经进行过2万份问卷调查,直接针对老百姓,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听说还是没听说节能建筑或绿色建筑,大体上有60%左右的老百姓选择的是没有听说。这是一个基本的数据,是我们调查得来的数据。这个数据确实暴露出我们工作的重大缺陷。如何向老百姓宣传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相关知识,普及相关的知识,我们这个工作做得比较差。

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这项缺失:第一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国际合作项目等等设计一系列活动专门针对公众进行宣传。第二,我们采取以下几条:1、让老百姓能接受比较专业建筑节能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比如说我们通过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在酝酿如何编制相关的读物。2、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各个地方的各种传媒能够宣传。3、包括跟特灵空调等等这样的企业。如韦总提到在美国的培训等等各种渠道来进行有效宣传,而且我们还想通过征集一些方案。如何更有交的解决信息扩散,既然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座每个人的责任,那么大家都应该有这个义务去寻求一种最有产的方法来扩散我们的理念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注:根据录音资料整理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