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正在青岛积极行动
青岛市近日提出,“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30%。
不久前出台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
节能的“地位”骤升,缘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亟须突破的困局。数十年来在经济上的粗放式发展,已使国内资源十分紧张,并对环境造成很大“伤害”。作为占全球总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2004年GDP占全球GDP的比例只有4%,而单位GDP能耗却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把节能的意义急剧放大,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
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青岛市已把节能作为当前经济发展中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今年初,按照“十一五”能源规划的总体目标提出,2006年万元GDP能耗由2004年的0.94吨标准煤下降到0.85吨标准煤,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72吨标准煤,下降率达到30%左右。
青岛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工业已进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材的生产制造和引进项目仍占有相当的比重。对此,我市将采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以企业为主体推动清洁生产等措施,力争实现“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30%的目标,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近年来,我市在企业中大力开展清洁生产,推动企业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如今已取得了斐然成绩。例如,2004年,海尔空调公司形成9279万元的节约能力,青岛啤酒厂比上年节煤1760吨,等等。今后,还将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推动企业不断加强节能技术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品、工艺、设备,做到生产过程节能、生产出的产品节能。同时,对达到节能标准的企业予以奖励。
今年初,青岛市专门编制了《工业产业能效指南》,明确提出了37个大类、168个中类工业行业的综合能耗、产值能耗和增加值能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