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八大猜想之:增长趋缓或将不可避免
2014年的经济发展到底如何,中央空调行业又将取得多大的增长,或者是会下滑,这是每一个中央空调主机企业关心的问题。从目前的经济数据来看,投资处于缓慢回落中,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次攀升;消费保持平稳增长;真正有望能带动经济的就是出口。
作为一个依托于经济基础的销售性行业,中央空调行业受经济增长影响较大。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一年度增长7.7%,同比涨幅连续3年放缓,并创下14年来的新低。与此同时,根据艾肯空调制冷网报告显示,2013年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尽管仍然保持了上升的趋势,但增长率仅为9.8%,较2012年下滑了3.2%。2014年尽管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但市场形势仍不明朗,这也是大部分企业担忧2014年能否继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2014年的经济发展到底如何,中央空调行业又将取得多大的增长或者下滑,这是每一个中央空调主机企业关心的问题。对2014年整体宏观经济的走势判断,主流媒体的观点是,从传统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可能表现来看,2014年宏观经济趋缓的概率较大,但不排除季节性反弹机会。从目前的经济数据来看,投资处于缓慢回落中,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次攀升,消费保持平稳增长,真正有望能带动经济的就是出口。
反映到中央空调行业,投资的缓慢回落,意味着大型公建项目存在减少的可能。事实上,这一趋势已经在2013年的第四季度开始显现。在艾肯空调制冷网对2013年全国数据的采集中,不少区域品牌负责人表示项目签单量开始减少。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四万亿投资规划对各种公建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热潮过后,再加上政府出台了关于禁止修建楼堂馆所的通知后,2014年关于这方面的投资开始减少。这也意味着大中型冷水机组在2014年的出货量减少,这一苗头已经在2013年的市场中得到一定的体现。在所有品类产品中,包括离心机、螺杆机、溴化锂和水地源热泵在内的大中型冷水机组的增长率,均低于整体市场增长率。
在投资拉动不大的背景下,很多中央空调主机企业将目光瞄准了房地产市场。尽管市场一直有房地产泡沫之说,但每月统计的全国70个大中型城市的价格指数,绝大部分仍然处于上升态势,尽管增长幅度开始减少,但房地产市场仍然被相对看好,尤其是家装市场。从2013年开始,以多联机产品为主导的中央空调主机企业在家装市场发力,并开始了专卖店疯狂扩张的计划,甚至是深入到三四级市场。此外,房地产商家对高档精装修楼盘的推出,使得多联机企业能够获得金额较大的集中采购合同,这两方面保证了多联机企业在家装市场的增长,其中的佼佼者增长率甚至超过了30%。由此,至少可以得出的一点结论是,从广义的范围来看,多联机企业在2014年的平均增长率要高于冷水机组企业的平均增长率,而且会高出不少。
说回2014年的整体经济,目前来看,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仍未有效形成,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因此,2014年中国经济出现放缓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时间段来看,上半年央行政策不会轻易放松流动性,预计资金环境仍然紧张,这也是拖累上半年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下半年的经济发展目前还不明朗,要看宏观政策的情况,主要是资金流动性管制上是否能有所松动,并由此带来新兴战略产业和创新产业的新一轮增长。
上述关于宏观经济资金流动性的讨论,源于中央空调行业是一个对资金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如果政策对资金开始收紧,将会影响到中央空调行业上下游的所有产业链。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公建项目和基础设施的立项,以及经销商是否有足够多的资金来实施项目。对中央空调主机企业也是一样,在甲方资金收紧的情况下,付款状况必然变差,回款周期必然加长,一旦企业出现资金链的断裂,必将难以为继。2009年的第一波金融危机的浪潮中,就有部分中央空调主机企业因为资金状况导致几乎倒闭,至今仍然难以翻身。
另外,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因为中央空调项目从招投标到安装出货有一个不短的周期。因此,整个行业的企业出货的统计考量,反映的将是该企业大约一个季度前的销售情况。换而言之,中央空调行业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企业可以根据目前的销售情况来有效安排下一个阶段的生产、销售和现金流状况,这对所有中央空调主机企业都是一个考验,但相信经历过上一波金融危机后,企业应该有更多的经验来应对。
中国的中央空调行业,正在逐渐从快速增长期迈向成熟期的过度阶段,这也是企业能否抓住机遇的最后一个机会。从2000年前后进入中国市场的中央空调主机企业,相互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加大。如大金、格力、美的品牌,其销售额已达百亿左右,但更多的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销售额仍然在5亿以下乃至一两亿的规模徘徊,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如同所有行业的发展一样,必将是一个品牌集中度不断加强和优胜劣汰的过程。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从这个角度来看,2014年的中央空调行业增长与否似乎不再重要。在经历一段时期的平稳过渡后,有准备的企业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