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打造中国规模最大冷链高新产业园
日前,中集冷链高新产业园奠基仪式在胶州市产业新区举行。据了解,该产业园是集冷链总部经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人才育成、学术研究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第一家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冷链产业最集聚的冷链高新产业园。
从“种子”“筷子”“生态圈”到冷链
“目前,通过冷链运输的货物,特别是食品类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冷链断掉的情况。这对很多货物,特别是食品安全与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集集团(000039,股吧)总裁助理黄田化说,“比如,我们经常在超市冷柜看见速冻饺子表面结霜或黏在一起,还有一些乳制品、肉制品等在保质期内发生腐败变质等情况,这些可能都是未能实现全程冷链运输所导致的。”“相比发达国家成熟高效的冷链系统而言,我国冷链装备与服务尚不完善,仅农产品一项,每年在运输途中损耗的价值就达上千亿元。这些白白浪费掉的农产品可以养活2亿人。”黄田化说。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制定了相关冷链发展规划,确立了提高冷链流通率及冷藏运输率的发展目标。黄田化说,“我们集团看到了这其中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与成长空间,着力打造中国冷链生态圈。比如说,在田间采摘的蔬菜,可以直接放进我们深入田间地头的预冷设备,然后直接运输到各地冷库,再通过冷藏车物流直接运输到各大超市,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样,通过冷链移动设施和非移动设施系列装备与服务,形成一个冷链生态圈,实现全程冷链高效运作,将大幅降低运输损耗,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
技术升级构筑冷箱产业链
据了解,青岛中集冷箱“梦工厂”是园区内的主体项目之一。“该项目旨在建成一个绿色环保、安全人性、技术创新、高效低耗、性价精益的现代化冷箱企业。从前瞻布局,创新工艺,优化设备,提升管理等全方位升级,保证制造技术"十五年不落后",实现生产系统化、自动化、流线化、精益化、标准化,体现当今行业之最高水准,成为冷箱"梦工厂"的"新典范"。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一期标箱产能7万台,二期新增特箱产能3万台,实现单厂产能世界最大。建成投产之后,单线生产效率将提升45%,人均效率提升超过30%,预计可实现产值80亿元。“另外,中集在三年前就开始海运冷机项目的合作研发了,已经过多次技术改进,目前进入客户试用阶段。”黄田化说,“目前,作为冷箱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冷机项目的发展对中集构筑竞争优势、延伸产业链具有重大意义。”
冷链研究院人才聚集高地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冷藏装备相对落后,吸引、培养、保留一流的冷链专业人才,是支撑其冷链战略发展的重要保障。
“冷链研究院是我们园区的一个重要项目之一,旨在打造成为具备产品研发、技术支持、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主要作为中集冷链产业研发基地和技术孵化器,负责冷链相关产品和技术研发。”黄田化介绍说,“通过建立冷链研究院,能够实现冷链技术的资源整合,提高研发效率。通过开展前瞻性研发,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依托园区的优势,广泛吸引集团内外的冷链专业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打造人才库和事业平台,重点培养一批重点技术专家和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