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05年度16个主流空调品牌

2005年10月2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海尔:彰显品牌拉力,领跑中心市场

随着空调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品牌对于市场的拉力突显得越越明显,今年海尔在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增长便是最好的佐证。海尔把今年的“丰收”更多地归结为对产品品质的把握,对价值战的重视。在海尔看来,价格战更多的是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的,这不仅会使企业失去自身暂时的利润,更会失去品牌信誉和消费者,而且会使整个行业在这种恶劣的竞争中走进恶性循环的死胡同而停滞不前。

众所周知,一级市场是海尔的主力市场,海尔在中心城市具有无可比拟的市场优势。但是海尔也意识到,近年来国内一级空调市场的饱和度正在增加。因而从05年度海尔在继续巩固一二级市场、继续与国内大连锁合作的同时,加大了开拓三四级市场的力度,在三、四级市场除了积极建立自身的专卖店体系以外,还与各地的专业经销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坚持原有的专卖店、专营店多渠道建立强大的营销网,从而保证了其在三、四级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在海外市场,海尔空调坚持以自有品牌出口,在05年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出口量较04年增长了57.1%。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欧美市场,由于海尔推出了一系列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直流变频空调,出口同比增长3倍。

节能是2005年度空调市场的一个主导潮流。消费者的理性化以及国家强制能效标准的实施,在客观上促使节能成为供求双方的一种共识,节能必然会成为空调进入市场的门槛。基于这种市场主流的把握,海尔05年度推出的主打产品直流双新风空调,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节能的双重需求,其省电在60%以上。据中怡康调查,该系列有4款机型进入今年前20款新品畅销机型,成为新品市场的最大赢家。中国节能协会更是将我国首个“中国空调健康节能创新企业”称号授予海尔空调,旨在通过权威协会对海尔空调在健康节能领域的技术、产品优势的认可,将海尔树立为健康节能空调领域的标杆企业。

多年来海尔空调始终将产品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在“用户为师”的指导下,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每年,海尔空调都有一个服务新形象树立,在带动了中国空调业竞争水平的提高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惊喜与满足。2005年度,继无尘安装、安全配电、全程管家365服务之后,海尔空调更是将服务的着力点放在速度上,全力打造快捷、高质量的服务,通过“金牌安装师”熟练、快捷、到位的服务,让消费者享受到海尔空调更加完善、真诚的服务。

随着空调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品牌对于市场的拉力突显得越越明显,今年海尔在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增长便是最好的佐证。海尔把今年的“丰收”更多地归结为对产品品质的把握,对价值战的重视。在海尔看来,价格战更多的是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的,这不仅会使企业失去自身暂时的利润,更会失去品牌信誉和消费者,而且会使整个行业在这种恶劣的竞争中走进恶性循环的死胡同而停滞不前。

众所周知,一级市场是海尔的主力市场,海尔在中心城市具有无可比拟的市场优势。但是海尔也意识到,近年来国内一级空调市场的饱和度正在增加。因而从05年度海尔在继续巩固一、二级市场、继续与国内大连锁合作的同时,加大了开拓三四级市场的力度,在三、四级市场除了积极建立自身的专卖店体系以外,还与各地的专业经销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坚持原有的专卖店、专营店多渠道建立强大的营销网,从而保证了其在三、四级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海外市场,海尔空调坚持以自有品牌出口,在05年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出口量较04年增长了57.1%。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欧美市场,由于海尔推出了一系列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直流变频空调,出口同比增长3倍。

节能是2005年度空调市场的一个主导潮流。消费者的理性化以及国家强制能效标准的实施,在客观上促使节能成为供求双方的一种共识,节能必然会成为空调进入市场的门槛。基于这种市场主流的把握,海尔2005年度推出的主打产品直流双新风空调,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节能的双重需求,其省电在60%以上。据中怡康调查,该系列有4款机型进入今年前20款新品畅销机型,成为新品市场的最大赢家。中国节能协会更是将我国首个“中国空调健康节能创新企业”称号授予海尔空调,旨在通过权威协会对海尔空调在健康节能领域的技术、产品优势的认可,将海尔树立为健康节能空调领域的标杆企业。

多年来海尔空调始终将产品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在“用户为师”的指导下,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每年,海尔空调都有一个服务新形象树立,在带动了中国空调业竞争水平的提高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惊喜与满足。2005年度,继无尘安装、安全配电、全程管家365服务之后,海尔空调更是将服务的着力点放在速度上,全力打造快捷、高质量的服务,通过“金牌安装师”熟练、快捷、到位的服务,让消费者享受到海尔空调更加完善、真诚的服务。

格力空调

执着专业化 继续奏凯歌

2006年度对于格力的内销市场来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其强大的品牌拉力和独特的销售模式锋芒毕露。稳定的销售网络是格力区域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区域销售公司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通过合理的厂商利益分配,最大限度地取得了区域市场专业经销商的支持,迎合了区域市场内部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取向,从而奠定了格力在专业经销商层面的优势地位。

而9月12日,2006年度格力电器市场启动仪式上,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明珠又一次明确表示,在渠道上格力今后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巩固与经销商合作,开设专卖店,除了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和小家电将是格力专卖店新的利润来源;另一方面,格力还会有选择性地与大卖场合作。这是一个令其对手担心的信号:看来2006年度格力将努力做出新的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渠道环境,从而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005年度格力的表现再次证明,二、三级市场扎实的市场基础是格力决胜终端的法宝。渠道的优势在于其网络辐射能力,这是格力所看重的。二、三级市场的经销商对格力的信赖与支持率让很多品牌羡幕不已。正因为如此,格力在河南、安徽、湖北、重庆等专业经销商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的市场取得了非常明显的领先优势。同时,也正是因为格力在二、三级市场的优势,才敢于正面与大连锁博弈。

对于外销市场2005年度让其主要竞争对手抢了头彩,格力把其归结于保证每一张订单都实现盈利。其言下之意在于2005年度外销市场的利润正在遭遇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表明,格力正在调整其外销策略。对于格力这样专业空调企业,其策略的调整往往不一定会在一年内凑效,我们应该从长远来看待这种调整变化。因为,日益全球化贸易往往要受制于很多的因素。

面对未来市场竞争,格力认为,空调业的竞争要凭实力,但不仅仅是资金问题,最终将会集中在品牌的竞争上。品牌是质量和技术的结合体,未来产品的品牌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而格力能够多年稳居行业的第一集团,就是凭借着专业化的品牌效应,这是很多品牌是无法企及的。

另外,格力作为行业的领导品牌之一,在与大连锁的博弈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业内的注目。如何处理与新兴渠道的关系,不仅对格力至关重要,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美的空调

性应市场 销量创新高

2005年度,是美的空调大发展的一年。数据表明,美的空调在05年度的内外销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不仅牢牢巩固了第一集团的地位,而且被行业内认为是最为稳健发展的强势品牌。

2005年度开盘,美的就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市场环境,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的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六项经营原则:(1)以事业本部“适度利润下的规模最大化为经营原则;(2)全国划分五大区域进行虚拟经营实体方式运作;(3)把“提升品牌、企划改进、结构优化”作为管理突破的重点领域;(4)大力开发三四级市场作为05年度的增长点,在渠道模式上的探索中寻求美的的平衡模式;(5)强调“规模、速度、效率”的有效平衡;(6)建立销售进度目标的立体管理体系。这是在这些原则下,美的空调的经营才会走上稳健发展的轨道。

美的空调在国内市场的营销被认为是最贴近市场的。代理加直营是美的空调最先采用的营销模式,后来才被市场各个品牌广泛使用。今年美的空调又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完善,首先在一级市场与大连锁的合作得到了加强。美的与大连锁的合作是非常灵活的,既有通过代理商合作的,也有直接进行合作的。与大连锁的全面合作使得美的空调在一级市场的份额始终保持着增长。其次,全面在三、四级市场发力。三、四级市场一直被认为是美的空调的强势,今年在一级市场增幅放缓的情况下,美的空调的这一优势立刻凸现出来。美的空调在市场上的强势,就体现在各个市场的平衡上。因此,当今年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美的空调不仅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比较小,相反还映衬出美的的优势之所在。

与国内市场相对应的是美的空调的出口业务也在05年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了解05年度,美的空调的出口量首次超过竞争对手,在国内品牌中名列前茅。出口业务的长足发展,不仅缓解了美的空调在国内市场受到的竞争压力,而且为美的空调将来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

作为行业内公认为最为稳健的美的空调,在年度结束时提出要在新年度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专卖店。美的要建立专卖店是在新形势下应对终端市场的举措,对于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自己的专卖店,美的不是第一家,春兰曾经有过,格力现在就有。市场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美的在渠道上有着其他品牌无与伦比的优势,再要建立专卖店会不会与原有渠道发生里以上的冲突,影响到与原有渠道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否能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