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4期

2006年03月2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标题:[第三期]新闻解读一 :N95口罩,禽流感带来的商机和使命

关键字:禽流感、N95口罩

内容:背景新闻: 两年前“非典”疫情蔓延,夺命无数,令亚洲地区人民谈之色变。而今天,一场比“非典”威胁更大的疫情随时可能暴发,这就是被称为H5N1的禽流感病毒。 自2003年该病毒首次现身亚洲以来,已经累计造成60多人死亡,160多人受到感染,1.4亿只鸡被杀死,范围波及亚洲、欧洲和非洲在内的许多地区。更可怕的是,医学专家警告,一旦禽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可在人际间轻易传播,就可能酿成一场全球性大瘟疫,导致1.5亿人死于流感大流行。 与此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则警告说,禽流感可能会蔓延到中东和非洲。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届时全球起码200万人染病死亡。 益普索集团日前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超过50%的民众担心本国会暴发禽流感疫情,在法国,有40%的民众对此忧心忡忡。……

背景新闻一:人类大灾难——专家预测禽流感人传人可怕前景(节选) 新闻来源: 2005年10月22日,凤凰卫视转载自《香港大公报》 如果各国(因为禽流感)关闭边境的话,原材料的进口就会停止。整个工业可能陷于停顿,包括医疗用品在内。明尼苏达大学的传染病专家迈克·奥斯特霍尔姆说:全世界两家公司生产的N-95口罩占全球产量的九成。这种口罩可以过滤有可能携带病毒的微粒,他们是保护医疗工作者的好工具。如果连这种口罩都不能生产,医疗工作者怎样上班工作?

背景新闻二:美民众争购N95型口罩(节选) 据香港明报记者庄慧良报道 美国人忧虑禽流感蔓延,于是争相抢购03年SARS爆发时成为抢购对象的N95型口罩。另一方面,N95型口罩生产商表示,近期外地禽流感肆虐,加上两股飓风吹袭美国墨西哥湾后,灾区对口罩需求甚殷,他们需要增产以应付需求。纽约一个分销商称,N95型口罩销量明显上升,订单来自医务所、医院、以及家庭。

背景新闻三:中国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待激活 500亿市场大有可为(节选) 新闻来源: 2005年6月8日,中新社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的劳动防护用品市场为300亿至500亿元人民币,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据估算大概每年需要一般防护服装8000万套,特种防护服装1000多万套,各种防护鞋9600多万双,防尘口罩15600多万个。……防尘口罩,中国企业因为价格低廉占有市场的大部分;而在中国防非典时期的医疗机构,却几乎全部使用的是3M公司的N95系列产品…… “洁净室资讯研究室”解读: 禽流感一旦爆发,就可能带给人类一场比SARS更加恐怖的灾难。世界各国都是严阵以待,纷纷抓紧疫苗和医疗物资的储备。N95口罩,作为切断疾病传播和保护医疗工作者的重要装备之一,继SARS之后再次进入普通公众视野,更是引起了我们“洁净室资讯研究室”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N95口罩呢?N95口罩是是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粉尘类呼吸防护新标准42CFR84开发的,对病菌的最低过滤效果大于95%。符合N95标准的口罩是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使用的、用于帮助减少通过空气传播疾病(比如SARS)感染几率的防护用品。 目前,美国3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N95口罩生产企业, 它和一家日本企业占领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此,我们无意冒犯3M公司,因为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企业,它从未利用禽流感、东南亚海啸等人类灾难谋求高额利润,还曾在SARS期间向我国无偿捐赠大量医用器械。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作为普通民众抵御传染疾病和保护医疗工作者最重要的工具,N95口罩的生产如此集中在一个企业,是极度危险的。 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分散的、自己的N95口罩生产能力,来保护我们的医疗能力和国民健康;若是能够打开N95口罩的世界市场,更能带来巨大的商机。 其实,我国具有很好的生产N95口罩的潜力:首先,我国是世界口罩生产大国,只是目前生产的大多是一些低防护等级的防尘口罩;其次,我国也是口罩原材料无纺布的生产大国;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国已有少量企业掌握了N95或同等功效口罩的生产技术,如泰达股份、大连永兴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等。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对生产环境的改进、产品标准的掌握、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应用。 可以说,市场、原料、技术,这些条件我国一应俱全,不正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吗? 我们这本杂志的很多读者,都在从事医疗卫生和劳动保护相关产品的研究生产,我们希望这些读者以及所有的洁净室同行,能够与“洁净室资讯研究室”共同关注N95口罩,共同关注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产品。

标题:热烈庆祝《洁净室资讯》与苏州电子学会达成战略联盟

关键字:

内容:热烈庆祝《洁净室资讯》与苏州电子学会达成战略联盟

标题:本刊独家报道:国内首台10MeV/15kW工业辐照电子直线加速器通过验收

关键字:

内容:本刊独家报道:国内首台10MeV/15kW工业辐照电子直线加速器通过验收

标题:“洁净室资讯研究室”新闻解读

关键字:我国立法规定集中空调清洗要求,“费用”和“方法”成为热点话题

内容:

标题:天加,专注于空调

关键字:

内容:天加在中国 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是中英合资专业生产中央空调的制造商和销售商。云集了中央空调界的技术、销售和管理精英,是中国中央空调界成长最迅速、发展最健康、最具活力的公司。公司正以专业水准向所有的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天加很早就意识到,在21世纪这个快速成长的市场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决定企业的成败,不但希望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还要成为潮流的领导者,更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天加空调,专业制造。 天加研究开发 产品和人员的实力是企业的基本功。要切入竞争激烈的大市场或要在其中保持长盛不衰,产品开发和人员培训是一样重要的。天加空调能快速切入由世界级大空调厂家所瓜分的中国市场,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依靠本身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 天加制造 天加制造管理的理念是全面质量管理(TQM)。该理念是通过严格执行ISO9000质量体系落实。从5S、全面维护保养(TPM)、小团队活动的持续改善、MRP到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SOP)都是日常操作的内容,我们在追求趋近全员参与(TEI)的最高制造管理境界的同时,也意识到应尽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极力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把环境管理融入到天加的全面管理中。前沿的制造管理体系和软体,配合先进的数控硬体设备是天加制造水平的保证。 天加质量保证 天加公司取得了ISO9001认证,并按照标准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零部件进厂、生产组装和产品测试,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检验。所有产品出厂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为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建造了三个性能检测实验室,一个检测噪声的半消声室。天加公司有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取了ISO14001体系认证。天加公司产品还取得了中国3C认证,并在全国率先取得了工业产品设备生产许可证。 天加维修服务 天加公司每一个公公司都售前与售后服务中心。总部还设有服务部,负责培训和统一规范服务人员。天加公司的服务政策是着重售前服务和维修保养,碰上需要维修的突发事件,保证二十四小时内赶到现场解决问题,总部的服务人员是这个保证的一个后备力量。 天加中央空调产品 天加空调产品在不同的建筑中,均有不同的产品可以适用,因此可广泛用于市政建筑,地铁、会展中心、影剧院、火车站等大中型公共建筑,以及写字楼、酒店、商场、超市、高级别墅和公寓,还在电子、医药、食品、烟草、化工、纺织、汽车、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天加未来发展计划和重要人事任命 一.天加将成立国际公司,高起点地拓展国外市场。以往,天加产品主要针对中国市场销售,今后,天加将在国际空调、冷冻这个崭新的领域拓展更多的市场。 二.成立南京天加重工冷冻设备有限公司,由刘粉明先生担任总经理。天加重工冷冻是20005年6成立并开始筹建的,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完成工厂的建设,将在今年7月顺利投产并开始销售。天加重工冷冻的主营市场是工业冷冻、般舶制冷和食品冷藏行业。 三.成立南京天加数码中央空调有限公司,由林世强先生担任总经理。天加数码空调的主营产品是数码涡旋多联机中央空调机组,主营市场是商用和家用中央空调。目前已完成系列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并且已经做好了生产前的全部准备工作,将在今年6月开始销售。 四.成立天加制冷研究所,由粱路军先生担任所长。目的是为了完善和加强整个天加系统在新产品研究开发方面的力量。将引进国际先进水准的技术,主要研发高技术水平产品和前瞻性的新产品,作为天加的技术储备。天加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天加公司将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也标志着天加的研究开发将更快地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五.由洪贺锦先生担任包括天加国际、天加中央空调、天加重工冷冻和天加数码空调整个天加系统的总裁。洪贺锦先生在中国和国际空调及冷冻行业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管理国际性大公司和拓展全球空调、冷冻市场的丰富经验,将使天加公司的管理和市场与国际接轨。 在中央空调市场驰骋了十年的天加,依靠专业的制造研发、现代化管理和销售精英队伍构成了的团队, 成为中国空调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公司之一。今年将以天加中央空调、天加重工冷冻、天加数码空调三个公司分别进军中国的三个不同的领域和市场,同时将全力进军和拓展国际市场。天加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国际,未来的天加将是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

标题:我国医用洁净工程的新动态

关键字:

内容:医用洁净工程,不仅指医疗机构内的洁净空间,如洁净手术部、ICU,还包括医疗机构内部整体污染控制工程,如整体气流组织、整体布局等。医用洁净工程能够为病人和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因此得到医疗机构的广泛认可,全国各地的大中型医院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医用洁净工程的新建及改造。 但是随着医用洁净工程的不断新建及运行,一些问题开始引起医疗机构的关注。目前我国的医用洁净工程基本由几家先期进入这个行业的工程公司垄断,在院方提出技术要求后,工程公司会完成设计、设备选型及购买、施工、乃至后期维护的全部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诸多让院方为难的问题。 首先是医用洁净工程设备选型及工程造价问题,由于我国洁净室设备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的交流渠道不够顺畅,因此医疗机构在新建洁净工程时很难做到货比三家,只能提出技术要求委托工程公司采购,这样就很难控制设备选择达到最佳的性价比,而这点也直接使得医用洁净工程造价偏高,导致后期医疗成本的走高。 二是后期维护费用的过高。据了解,目前很多医用洁净工程的维护还是委托工程公司负责,无论是简单维修、设备更新还是故障处理,都只能依赖工程公司,一方面造成故障响应速度缓慢,另一方面也使得维护费用过高。 三是专业人才的匮乏。在工程公司完成交钥匙工程后,医疗机构没有渠道获得专业的足够的人才来运行、管理、维护洁净工程,使得一些简单的小问题都会影响洁净工程的正常运行,影响洁净工程正常运转,降低了投资效益。 在几次医疗机构内部会议上,《洁净室资讯》杂志记者就曾受邀与医疗机构代表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医疗机构已经形成几点解决方案,并有部分医疗机构开始逐步尝试。 第一是培养医疗机构自己的技术力量,各个医疗机构将逐步招聘建设自己的洁净室专业人员,负责参与洁净工程的设计、设备选型、建设,并在后期负责洁净工程的运行维护。目前由于相关岗位培训的缺失,人才来源受到一定限制;但是据悉医疗机构已经主动邀请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培训机构、行业组织共同开展人员的培养工作。 第二就是本着“设计、采购、施工”三独立的原则建设洁净工程。这个三独立的原则就是医疗机构聘请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独立组织招标活动采购设备、独立聘请工程公司施工建设。当然为了更好衔接这三个过程,医疗机构可能会聘请专业的咨询或监理公司进行全程协助。三独立的原则将保证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的专业性,也能有效控制洁净工程的造价乃至后期维护费用,避免一些特殊的设计或者非标设备的出现,使得后期维护受制于他人的被动局面出现。但是由于目前医疗机构对于洁净设备生产企业不够熟悉,而洁净设备生产企业也没有重视到与医疗机构的公关联络,所以这方面的交流活动成了目前最受欢迎的活动。 《洁净室资讯》杂志致力于中国洁净室行业的信息交流与技术进步,促进行业交流是我们肩负的使命。在部分医疗机构代表的建议与要求下,本刊与《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将共同为洁净室企业和医疗机构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为此,我们将于2006年6月22日在苏州博览中心召开“医用洁净工程技术交流与供需见面会”。 目前本次会议得到近70家医疗机构关注,他们纷纷表示将带着近期的洁净项目来参加会议,希望能够得到有关设计、设备、建设、维护方面的最好的解决方案。再次,我们希望洁净室行业内部企业积极关注,如果您有适合于医用洁净工程的建设技术或者优质设备,欢迎您参与到这次交流活动中来。有关本次“医用洁净工程技术交流与供需见面会”详细情况请参阅本刊“行业活动”栏目。

上一篇:2006年第2期
下一篇:2006年第1期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