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能否鲲鹏展翅
2003年07月3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国美近二年来的发展速度让人感觉惊讶……对于国美这一强劲的竞争对手,流通领域的各个商家们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心情,这种尴尬是一方面的羡慕之情,一种却是痛恨之意。
我们的希望,是国美能够成为中国流通领域真正的大鳄,但是笔者分析了国美近几年来在市场上的种种表现,不免生产了一些担忧,或许我是杞人忧天。
在管理上,国美的管理体制明显跟不上其迅速发展的规模。
中国企业做到现在,仍然缺少在管理这方面的一根弦,人治常常大于体制。而国美在这方面,不能说没有做努力,其三番两次的管理层变革,正是在寻求、反思能够真正适合其迅速发展的管理机制。
在国美现有的管理体制下面,虽然其相应的体制、机制、运行模式足足可以出几大本书,但这只是一种大框架表面的细化,其真正的管理工作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远远不能跟得上其现有的扩张之势。面临这种管理跟不上发展的情况,国美的扩张势必会受到影响,就算其扩张目的达到了,但是扩张的质量却让人担忧,面临那么多门店、连锁企业,数量上的成就并不能代表什么。
在合作方式上,国美现在的运营方式显然不能支持其长久发展。
目前,国美跟各厂家的合作,其占据着很在主动权,同时向各厂家提出来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国美的要求任何厂家都是不会拒绝的,特别是在厂家给予的扣点这方面。国美的胃口很大,一些行业的厂家在目前利润接近底线的时候,常常只能是忍痛割肉。
同时,也有厂家对国美的这一要求给予回绝的。创维就是其中一家。它给国美的扣点就是3个点,国美你爱做不做。
对于这种合作方式,随着国家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建全,务必会对这种合作方式造成很大的冲击,而国美的利益从这方面就得到不更好的保障。
另一方面,随着国美的胃口越来越在,一些行业的利润不断下滑,势必会激起一些厂家的联合抵制。
对于国美,在他并不能保证其流通领域的绝对霸主地位的情况下,他就必须要适应形势,及时调整现有的合作方式。并不要局限一种,可以考虑各种形态相配合。
在商业资本的动作上,国美必须学会自己造血。
对于国美目前的迅速扩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商业资本的动作,而这种资本动作的是依靠其坚强的后盾,其健康发展的标志就是其现金流的正常运转。
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那么国美就面临着很大的威胁,以国美现有的品牌、资本动作能力,是否能够支撑其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国美现有的任务,就是加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这种造血不仅体现在品牌的美誉度和信誉度,还包括其在业内的威信和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力对企业的推动力。
在业态的竞争上,国美必须正视竞争对手。
目前,国美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有三方面。
一是以苏宁为代表的同属全国性现代商业流通领域的大鳄的激烈冲击。这类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优势是明显的,冲击力也是强大的。所以,面对这类竞争对手,不仅仅需要是一种霸气,更需要睿智,能够学会在与强手的竞争中,迅速壮大、发展自己。
二是以永乐、河南通利、五星为代表的区域性商业流通领域的老大。对于这类竞争对手,在区域性市场具有很强大的竞争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所以,面对他们更需要拿出一种细心加恒心的态度。有针对性突破,并且在这种区域对手的竞争中,能够学到很多丰富的经验。
三是以百货大楼、人民商场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流通企业。这类竞争对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对当地的顾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面对这些对手,国美就完全可以发挥其价格、服务等优势力量,有针对性的突破。
最近,又爆出国美要OEM其品牌的家电产品。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国美开始考虑其自身的造血能力了。但是,我想说的是,当你在一个行业还没有完全做强、做大的时候,如何这山望着那山高。
国美在这件事上,无疑又犯了中国企业的一个通病,要走“大而全”的路子。其实,造血并不一定要走“OEM”这条路,虽然在流通领域,你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这种优势并不能顺延到制造业方面来。
同时,涉足制造业,无论是自制,还是OEM,企业都必须承担着很大风险,这种风险足以让一个企业窒息。关注国美,更需要提醒国美,此路不通。
在这几年对国美的关注过程中,笔者不禁为国美的发展感到兴奋,或许这种模式代表着中国流通领域类企业的未来之路,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多思考。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 阿里巴巴·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