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计量在和兴小区的应用
2003年09月24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哈尔滨和兴住宅小区是建设部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小区)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哈尔滨市第一个按照建筑节能50%目标建造的节能小区。该小区占地面积27172平方米,容积率3.44,建筑密度为59.16%,由11栋单体住宅及锅炉房等建筑物组成,建筑结构形式为底层框架砖混结构,单体住宅层数为7层(局部带地下室),其中一层为商服,另外六层为住宅。1998年7月1日开工,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96496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64620平方米,1999年10月竣工。二期工程(B栋楼)建筑面积4918.66平方米,为中加合作“和兴小区新建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于2000年10月竣工。中加合作二期示范工程,由哈尔滨市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负责项目的技术工作,黑龙江省北鸿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
降低采暖能耗
和兴小区主要从外围护结构和供热系统两方面进行了节能技术的应用。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计算采暖热负荷时,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均采用采取节能措施后的值,楼梯间均做采暖。B栋室内系统为下供下回单户水平式供暖系统,系统采用加拿大Viconics公司提供的计量控制系统进行计量及控制。“和兴小区新建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成果已于2003年3月28日通过建设部科技成果评估,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建筑节能50%的要求,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实施采暖热计量、室温控制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为评价建筑节能效果和配合热表计量系统,对建筑能耗进行测试。利用加拿大提供的数据采集仪(DATATAKER)分别对每一单元的流量和温差以及建筑物的总流量和温差进行测定,室外空气温度、供热流量、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由一次仪表采集信号。并传递给DATATAKER进行积算得到供热量。同时HOBO温度,湿度自记仪测试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经计算,本项目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为15.8W/平方米,满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哈尔滨地区建筑的规定。经测试,该建筑能耗为16.99W/平方米,符合标准的要求。
试验计量系统
在中加合作的哈尔滨一期项目既有建筑节能示范基础上,加方进行了热计量控制设备的开发工作,并于1999年冬至2000年春的采暖季在大庆万宝小区二期工程49#楼进行了计量控制系统的试验工作。通过试验考核计量控制系统设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对计量控制设备的设计及配套仪表进行了修改,于2000年将修改后的计量控制设备安装在和兴小区示范工程中。
大庆49#楼为6层砖混结构,为下供下回单户水平式系统。试验所用的加拿大VICONICS公司生产的MCSI“能量测量和控制系统”集用户的采暖耗热量计量和供热控制调节于一体的设备,由热计量和控制单元、服务器和计算机组成。每户设热计量和控制单元一台(共12台),负责用户流量。温度数据的采集和室温控制。每户的系统中设置控制阀一个(共12个),可根据用户设置的房间温度,对系统进行调节。配套的流量仪表为机械式热水表。由国产热表配上干簧管,使流量信号成为脉冲信号。每户的热计量和控制单元通过数据总线连接到服务器上,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计算分析和存储。
为了考察热计量系统的计量可靠性、准确性和控制性能,在单元入口设置了超声波热量表测量该单元的供热量,每户串联了一个国产的热量表。作为热计量控制系统的比对表,楼梯间内温度、每个房间温度及散热器供回水温度,由数据采集系统测量。试验结果表明:
1、在实验室对仪表的流量的标定结果表明,超声波流量计精度高,流量误差为0.51%,可作为现场测量的比对表;国产流量表(与加拿大计量系统配套的热水表)的流量误差为1.5%,均在仪表的流量精度范围之内。
2、目前热水表的设计水温为90℃,如果热量表装在用户系统的供水管上,则直接将设计水温为90℃的热水表作为热量表的流量配套表是不合适的。我国的暖通设计规范规定的热水采暖系统的设计水温为95℃,实际运行的系统的水温有超出设计水温的情况。本试验中,供水温度高达98℃。在试验中发现,在此温度下,国产的热量表及热水表均出现不工作的情况。 3、国产的热量表的可靠性急待提高。12块与国外计量系统配套的热水表运行一个月后,有6块无信号输出;两个月后,都无信号输出。其原因主要是热水表所用的干簧管质量不好。
4、由于系统水质差,曾造成热量表堵塞。水中携带的铸铁散热器中的铸砂,出现堆积在热水表中的现象。抗磁能力国产热量表要好一些。
5、与热量表配套的流量仪表的额定流量(常用流量)过大,热水表长期工作在最大误差限附近。
6、控制阀工作正常,可以满足调节要求。
采暖系统控制
根据在大庆49#楼的热计量控制系统的试验及修改,和兴小区二期工程中加合作示范项目在采暖计量系统的设置上进行了改进。建筑物采暖由小区热网供给,每单元为—个环路。单元供回水管道设在管道井内。建筑物用热量的计量由设在入口的涡轮流量计、供回水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来承担。
室内采暖系统采用单管水平跨越式系统,每户1个水平环路,共计36个水平环路。每个水平环路设置热水表一块,供回水温度传感器各1个。
用户采暖耗热量的计量,采用加拿大生产的EMCSⅡ热计量和控制设备,该设备根据大庆试验结果进行了修改。每户设热计量和控制单元1台,负责用户流量、温度数据的采集和室温控制,流量配套仪表由加拿大提供。在每个水平环路设置控制阀1个。室温调节器设在用户的基准房间内,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室温设定,利用该房间的室温通过热计量和控制单元调节用户采暖系统。每一组散热器的入口处设置了手动调节阀一个,用于用户自己对未设室温设定器的房间温度进行室温调节。比对系统检测数据通过数据总线连接到服务器上,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计算分析和存储。
2000年冬此套采暖热计量系统投入运行,并连续两个采暖季进行了测定。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测量控制系统总体上运行良好,所测定房间的室温偏差在2℃以内,完全可满足控制要求。测量系统与比对表误差为5.5—6.2%。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山东房地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