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利,空调节能将“不可思议”
吴元炜认为,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是一种“扫浮财”,业界人士一定要重视起来并多下功夫,未来在建筑节能方面收获的成果将不可估量。
——访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名誉理事长吴元炜
买了最先进、最节能的暖通空调设备,请了最优秀的系统设计师,并做了最出色的系统优化,这一切是不是意味着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享受,还能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一套成功的暖通空调系统,不仅仅需要前期设计、安装以及设备的配合,后期良好的运行管理也尤为重要。管理不当,整个系统就很可能“虎头蛇尾”,当初所预期的效果更将大打折扣。管理究竟为何如此重要?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名誉理事长吴元炜。
管理不当,“非电”空调更“费电”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吴元炜告诉记者,“1987年前后,我们曾在全国先后考察了六家饭店,包括北京的三家。其中,长城饭店使用的是属于非电空调类的溴化锂机组。按道理,它在中央空调上的耗电量应该是最少的,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长城饭店丝毫不比北京其他两家———西苑饭店和昆仑饭店这些‘用电空调’的耗电量少。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状况?”
经过一番核查,吴元炜等人终于弄清楚了其中的“奥秘”:原来,长城饭店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却塔几乎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虽然冷却塔的功率要比主机小很多,但一天20多个小时的不间断工作,不知道多少电能因此而白白耗费掉。吴元炜说:“这件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而这也是非常典型的中央空调运行管理问题的事例。事实上,如果管理得当,不但不会出现这种低级的错误,无形中还是对节能减排的支持。”
“加快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步伐,这是当初我们建议的。”吴元炜告诉记者,在空调行业,家用空调比较而言要想“抓起来”会繁琐许多,“一家一户地抓肯定会有很多麻烦,因此我们也只能抓产品本身,在空调产品上搞能效标识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这是一种控制方法。”他解释到,公共建筑节能比较起来要好抓一些,与家用空调有所不同的是,每一座公共建筑都有专门的负责人,抓节能的任务落实到人,效率会更高,也更有把握。
不过,目前的状况并不能让吴元炜满意: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的落实工作很多时候还仅仅是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实际贯彻的过程中,行业内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暖通空调更是不例外。抓这些工作需要有专门的同志来负责,然而目前,有些负责人往往自己都弄不懂其中的道理,更不要说如何开展工作。
管理技术水平堪忧
吴元炜说,真正优秀的暖通空调系统不该靠出台文件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而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让懂得管理的人来操作,而这个道理是需要人“悟”出来的。在暖通空调系统的管理中,如果负责操作的人没有经过培训,不懂得如何去科学管理,那么将无法达到节能的最终目的。
“这些年来,给我最大的一点感触就是暖通空调系统硬件的量虽然提升得很快,但是管理工作却始终没有跟上步伐,还很薄弱。过去几十年间,很多单位都是将‘能力最为有限’的人安排在机房工作———因为在那些领导看来,机房的工作最不需要技术含量。时代在迅速转变,这种思维现在也多少发生了一些转变。虽然看管机房、在那里搞管理的人员素质相比以前提升了,然而横向比较来看,这类人群中的很大部分在社会上依然属于‘较低层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同比来讲并没有提高太多,高素质人才也很少往这里来。”他说。
吴元炜对记者表示,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非常需要人才,但真正有技术的人却很少来这里发展,大学生更不愿意以机房管理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多数人如今仍然愿意去设计院“扎堆”,认为那里是技术含量最高、最有前途和发展的地方,其实并不尽然。
管理缘何求贤若渴
吴元炜坦陈,在暖通空调系统的后期运营管理上,我国目前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尚存在着较大差距。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负责系统操作管理的人员素质跟不上、缺乏专业技术等原因之外,人员数量上的绝对劣势也是重要的一点。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就目前来说推行这项工作仍有较大的难度。其中根本缘由是很多决策者尚没有真正弄明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很多“一把手”到现在也不懂得运行管理环节在暖通空调系统发挥节能减排优势的重要地位。
事实上,在暖通空调行业,系统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不但不应该定义为“卑微”、“不受重视”,反而应当是整个行业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吴元炜解释,管理者的作用不仅仅是科学地对系统执行操作命令,还应当将自己长时间来所积累的经验反馈到设备制造商,制造商将这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回复总结出来,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改良,从而形成闭合的良性互动和循环。不过这个循环目前在我国还没有诞生,管理者的经验也很难发挥效用。
和很多工程类专业一样,设计、安装、管理等过程可以看作为一个链,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如果单单从暖通空调专业来看,吴元炜相信管理环节相对来讲在其中最有潜力,却也是目前最为薄弱的。然而,管理方面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长期存在,他认为,行业内有关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和领悟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逐渐改变现在的不利局面。虽然我国也有相关的管理协会,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这方面我国完全可以学习一些国外的优秀体制和经验。
“我们常常说‘扫浮财’,意思是不用花多大力气,就能够把最基本的钱拿出来。暖通空调系统的管理工作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多下一点功夫,在建筑节能方面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吴元炜最后说,“不管是从体制上还是政策上,国家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的趋势不会改变,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继续繁衍并生存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