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企业抗风险能力强
1985年,广州市增城农民魏总流到长春学习汽车空调安装与维修技术,随后在长春开了一家汽车空调维修店。10年后,魏总流回到增城,成立了广达汽车空调制造有限公司,当上了董事长。广达公司以10万元起家,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专业生产汽车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的企业,去年产量达到100万套,销售额为8000多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三。
魏总流的故事是增城上百家汽车空调企业老总经历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增城农民企业家艰苦创业,利用我国汽车工业大发展的契机,打开了汽车空调售后市场,形成汽车空调产业集群。如今,这批企业正在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在危机中寻找发展机遇。
■ 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
据初步统计,目前,增城汽车空调企业超过100家,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增城地区汽车空调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8,并出口到东南亚、美、欧和日、韩等海外市场。
按通常的看法,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金融危机来袭,市场不景气,他们应该会最先受到波及。然而,11月下旬记者到增城采访多家汽车空调企业发现,这些中小企业大多照常开工,有的企业订单还在增加。金融危机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广州市鑫鹰汽车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汽车空调压缩机为主的企业,年产量4万多台,销售额为2000多万元。该公司总经理江云辉告诉记者,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其国内外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升。究其原因,一是该公司开辟了一些新的市场增长点,二是主攻售后市场。现在整车销量下滑,进而影响到以OEM市场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但我国仍然有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广阔的汽车后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增城汽车空调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自筹资金、自建工厂,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到今天。在发展过程中,他们比国有企业经历了更多的困难,但也走得更谨慎、更稳当。魏总流说:“我们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我们不会盲目扩张,不会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现在很多大企业在资金链上都出现了问题,我们虽然规模不大,但财务状况良好、资金充足,企业发展后劲十足。”
■ 肩负社会责任 寻找发展机遇
“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为解决就业、拉动增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当然,中小零部件企业家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我们也不应忘记反哺社会。” 广州基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顶基说。
汽车空调生产和销售的季节性很强,一般来说,每年的3~7月是旺季,其他月份都是淡季,工厂订单数会比较少。除了临时工外,增城大多数汽车空调企业在淡季并不会辞退工人,也不会减少工人工资。魏总流说:“老板不想干了,可以卖地卖房过日子。而不少企业员工上有老、下有小,一旦没了工作,全家人吃饭就会成问题。如果明年市场不景气影响到企业,我们也得咬牙挺过去。这是我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算是为维护社会稳定出了力。”
有的企业还从危机中看到了机遇。江云辉的工厂刚招聘了一位高级技师。这位技师此前在深圳一家大企业工作,公司倒闭了。来增城工作,虽然工资低了很多,但能实现再就业让他很欣慰。江云辉笑言,如果不是出现经济危机,这样的人才是不可能来他的“小庙”屈就的。此外,原材料成本、土地价格下降也让企业受益。记者在增城看到,有一、两家汽车空调企业正在加紧建设新工厂。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增城人外出创业,目前在全国经营汽车配件用品的增城人达到13万人。他们以增城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依托,也为增城企业构建了庞大的汽车空调销售配送网络。
去年7月25日,增城市汽车空调行业商会成立。成立一年多来,商会在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协调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增城汽车零部件企业多、散,过去价格战打得很厉害,其结果是两败俱伤。为了杜绝相互压价现象,增城市汽车空调行业商会在借鉴温州制鞋、皮革行业的做法上,向会员企业推行一种价格联动、公开和订单共享的做法。
“商会还在积极推动增城汽车空调企业形成联盟,实现合作共赢。不管明年市场形势如何,我们抱成一团,形成合力,抗风险能力会更强。”广州市增城汽车空调行业商会副会长、秘书长王伟共说。据他介绍,商会的长远打算是建立一家类似增城汽车空调集团的机构,推动增城汽车空调业向集中资源、集体研发、集约生产、集群发展模式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