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空调产品跳水年
2002年03月22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2001年,上海的家电销售总额达到185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2.8%,考虑降价因素,家电销售增长幅度远大于此。那么,全国2002年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产销总量放大
经济学家预测,2002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仍能保持在7个百分点左右。随着百姓对购买住房表现出旺盛的热情,与之配套的家电产品需求会同步增长,预计增长幅度不会低于去年。
但是,由于目前中档家电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这一档次的家电会成为竞争焦点,而功能简单、价格低廉的低档家电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档家电精品,会有较大的市场增长量。低档产品市场扩容在家电产业链中,终端家电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尤其是中低档产品出口具有绝对优势,这是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所决定的。
为适应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的家电企业采取不同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竞争策略,各自通过细分市场来满足家电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众多企业不断把有市场潜力的技术如数字化、环保、节能、节水引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适应消费升级。
空调竞争白热化
家电流通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呈现百货商店、超市、家电专卖店、家电连锁店四大渠道并举的局面。一方面,由于家电经营的激烈竞争,销售商对家电品牌生产企业会提出更苛刻的供货条件和价格要求,但这些要求往往与品牌企业制定的销售政策和价格体系相违背,从而引发工商企业相互间的明争暗斗。另一方面,今年家电流通大企业将更注重塑造服务品牌,降低经营风险,保持在市场中的不败地位。
但是,专家指出,尽管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提出要打“价值战”而不是“价格战”,但价格竞争仍会是今年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新的一年,价格竞争最可能出现在空调产品上,预计在3月至5月,会出现大幅度“价格跳水”的局面。
链接一:“奥克斯”想当“领头羊”
2001年度,全国空调市场七大品牌的销量占去市场总销量的58.57%。其中,奥克斯空调以90多万套的销量名列第六位。
2001年的国内空调市场,由于众多品牌竞相涌入,一度造成价格战一触即发的局面。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靠天吃饭的空调业首度遭遇“凉夏”。2001年度中国空调市场的整体销量达到1480万台(厂家出货量),与2000年同期相比增长40.95%。全行业产量已超过2200万台,产销对比度仍然较大。2001年空调企业的赢家是区域性的地产品牌。2002年,奥克斯已将目标锁定在150万套以上,并扬言要做二线品牌的领头羊。
链接二:外企改打“服务牌”
一向沉默的日立公司,一改以往的低调姿态,近日公开对外宣布了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核心的全新服务战略,其它外资品牌西门子、LG、惠而浦也纷纷表示要日益加强服务,以趋本土化。
随着中国入世,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就日趋同质化的空调业而言,服务无疑是消费者衡量一个品牌的重要标准。指标网对全国10城市的调查显示,潜在顾客购买空调考虑的最主要因素便是“使用效果”(64.8%)和“售后服务”(61.3%)。在有良好质量口碑的前提下,完善售后服务并加以宣传显然是外资企业的明智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企业以服务树品牌这一新动向,是其本土化的成功表现,也是为应对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空调大战的重要策略。这些措施的推出,一方面将会使得部分国产品牌的处境更加严峻,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摘自《阿里巴巴·家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