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相变传热技术开发研究获重大成果
2002年12月2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低温冷凝与蒸发相变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制氧、乙烯、合成氨、尿素、硝铵等大型装置及其他许多石油化工和炼油装置中。国内外现有的这类相变换热器的冷凝蒸发技术,均采用传统的相变传热机理和结构型式,传热效率低,因而导致这些大型装置中的相变换热器,不仅体积过于庞大,制造成本高,运输及安装难度大,同时还造成其运行性能差、耗电量大的严重缺陷。因此,寻求新的冷凝蒸发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装置进一步向更大型化方向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出烧结多孔表现高热流管技术,但由于在技术上还存在种种缺陷,未能在工业中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可以说,国际上开发新型冷凝蒸发技术的努力,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西安交通大学吴裕远教授及其合作者开展了类环状流微膜蒸发板翅式冷凝蒸发技术的研究,首创了类环状流沸腾传热强化新机理和紊流液膜冷凝传热强化新机理,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类环状流新型冷凝蒸发器,达到了显著的传热强化效果并已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该项目的技术指标和运行性能全面优于国内外所有的同类产品,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紧凑等显著优点。专家鉴定意见认为,该技术学术思想新颖,属于独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空分行业50年来独立自主开发出的新一代制氧装置的最新技术。获200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摘自《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