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将是新兴产业突破点
制造业的冬天是否真的来临?
同行的恶性竞争,欧债危机导致的债款无法收回,中小企业贷款难,中国制造业的冬天是否真的来临了?
张传卫表示,现在虽然是很多传统产业的“严冬”,但是对于中国需要进行转型的企业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机遇。抓住机遇,就可能会有大发展。
胡祖六说,中国成为经济发展大国,成绩有目共睹。我们过去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唯一的出路是转型。现在,我国具备了30年前韩国等国家制造业转型的条件,还有广大内需市场的优势。他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前景非常看好,“我们的制造业更像是深圳的冬天,是温和的。而且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汪建表示,创新对传统工艺的挑战,意味着一个新兴事物要诞生了。经济危机让创新产业有了无穷的发展空间。他感觉现在更像是春天。
新兴产业的突破点是哪个产业?
对这一问题,胡祖六认为是生物、互联网、新能源。这也是深圳市政府最早确定的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的三大产业。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移动互联网未来还有很大空间。碳排放已经严重污染了人类生活,所以新能源也很重要。这三个产业有非常大的空间和潜力,希望21世纪中国的产业都不再是追随者。
张传卫认为,新能源是新兴产业的突破点。他表示,我们一直追求的,就是改变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质量。现在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是人类最大的威胁。新能源有庞大的产业链,对于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中国来讲,新能源产业可以带动庞大的产业体系,从钢铁制造到新产业,包括碳纤维、信息化、集成技术等技术,都可以在这个体系里找到一席之地。
中国何日才会出现自己的苹果公司?
苹果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都是一家标志性的公司。对于全球企业家来说,都是一个发展的方向。那中国有没有可能诞生像苹果这样的公司?
胡祖六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公司。对苹果公司而言,没有乔布斯就没有苹果,乔布斯是一个怪才。但在中国,填鸭式的教育可能让中国的乔布斯们16岁就夭折了,我们培养的人才都是规规矩矩的、同质化的人才。不改变这一状况,就难言培育苹果这样的企业。
靳海涛表示,苹果是软件和硬件的完美结合,也是需求研究的完美结合。如果是比苹果低一两个档次的“小苹果”,可能会在中国诞生。但是完全像苹果这样伟大的公司,他认为不可能产生。靳海涛说,研究乔布斯命题非常重要,中国传统的教育和文化,更多的是四平八稳的中庸之道;就算中国出了与苹果类似的公司,也达不到苹果的效果。我们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在世界市场上树立中国企业的诚信形象。
张传卫则认为,20年内,中国一定会产生与苹果公司相类似的企业。苹果公司开创了颠覆性的创新模式,即需求的发现和需求的创新。中华民族有创新的文化基因,10年后,中国的消费将引导世界消费。所以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工业界正在孕育苹果公司,“小苹果”们已经开始出现,不出20年,中国一定会诞生自己的苹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