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旺季 空调价格不涨反降
现在虽然还是空调销售旺季,但生意并不好,销售压力很大。昨天,记者走访几家电器卖场获悉,今年夏季,空调销售业绩还比不上年后寒风料峭的初春季节,而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甚至出现负增长,市场库存高位蓄水,降价压力增大。据悉,出现这种情况,关键是空调行业将遭遇“能耗门”大限,即能效比门槛提高,而市场需求又恰恰大幅减少,导致空调库存高位运行,价格不断走低。
旺季售价不涨反降
这两天,天气“高烧”不退,本是空调销售的最佳时机,但市场销量却始终上不去。昨晚,在几家电器卖场,记者发现,偌大的空调销售区,只有稀稀拉拉几个顾客,显得异常冷清。
据某卖场空调销售人员介绍,今年夏季,空调市场疲软,消费乏力,即使价格跌了不少,也卖不动,尤其是国产品牌,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个市场平均售价下降了10%,但销售依然上不去,库存压力很大。嘉兴苏宁电器空调销售部人士说,今年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厂家生产成本很高,即使明着不降,隐性降价也很厉害,可以说,利润微乎其微,甚至亏本。
今年年初以来,钢材、铝铜、塑料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加上劳动力、财务成本,空调单位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空调平均销售价格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这一上一下,空调行业的利润被大幅削减。
价格鸿沟日渐拉大
目前,市场促销的空调基本局限于国产品牌,而合资品牌恰相反,价格不降反升,两者间价格鸿沟日渐扩大。记者走访各卖场发现,眼下国产品牌1.5匹空调售价约2500元/台,专卖渠道价格更低,而合资品牌约3400元/台,同比上涨5%~10%,单价相差近1000元。
而去年,国产与合资品牌的价格鸿沟并没有这么大。“价格鸿沟拉大的关键是,国家即将提高空调业生产销售准入门槛——能效比。”嘉兴永乐电器人士说,明年3月起,空调新能效标准实施,届时,能效比在二级或三级以下的,市场禁止销售。
与此对应的是,目前市场国产品牌85%以上的空调能效比在三级以下,而合资品牌恰恰相反。在卖场,记者发现,价格优惠的空调基本上是能效比四级或五级的高能耗空调,而且90%以上是国产品牌。一般而言,能效比高一级,约节电10%。
后市价格疯降难免
尽管空调业遭遇了能效比新标准即将实施的压力,但目前渠道商促销力度并不大,一般优惠150~200元/台,且多为隐性优惠。原因一是目前市场环境不好,如楼市低迷,消费乏力,即使降价也难增加销量;二是空调寿命周期长,市场步入相对饱和期,更换率降低。
而厂家眼下的销售策略是,炎夏空调需求相对较高,能卖一台是一台,但这支撑不了多久,因为市场需求减少,库存压力过大。
“随着能效比新标准实施日期的临近,降价清理库存是必然,只是目前时机不当,厂家执行的仍是夏季攻略。”嘉兴苏宁电器人士表示,9月、10月,是新的市场敏感期,厂家肯定会采取大动作,即使亏本也要卖,谁都不想库存过期就成为废品的不达标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