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空调业“地震”频频
空调业资金链全线吃紧
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线,万家乐的出局,缘于资金链的断裂。张平指出,从上游厂家看,大多数压缩机的供应商,现在多采取现款供货的方式,很少有人贸然为空调小厂供货。从渠道看,以往经销商都采取“淡季打款,旺季甩货”的形式提前为空调厂家注入资金,但大连锁则采取“现款现货”甚或是代销的方式结算,对于空调小厂而言,在有求于大连锁的情况下,资金压力可想而知。最后,从消费者角度看,空调越降价,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越强烈,三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就使资金链成了空调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四线品牌绝对出局
去年12月,业内专家陆刃波曾经预言,到2005年,年产量低于100万套的空调厂家可能全部出局。尽管这个说法可能有点过分,但从目前情况看,三四线品牌的清盘确实已经开始。透露,空调的核心原料———压缩机,目前十分紧俏,而上游厂家已经开始选择,日立已经将其供货客户从80家减少到20家,另外根据一些消息灵通人士的报料,一些空调大厂已经开始积聚压缩机。空调不同于彩电,压缩机属于必不可少的稀缺资源,随着空调旺季来临,三四线品牌手中如果没有原料,很难生产出东西,到那时,谁能继续留在空调业,将真正水落石出,而诸如万家乐之类的崩盘事件,可能会陆续出现。
二线品牌压力增大
二线品牌虽然暂时不会面临出局的危险,但它们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一家空调大厂的年报显示,2003空调年度的利润在3%以下,更有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初空调原材料价格比去年9月份上升10%,这个趋势仍在继续,与此同时,空调的平均价格反而下降了10%—15%。从加速洗牌的常理看,一线品牌显然不会忽视二线品牌的价格优势,而在大规模的出货量下,各方面的压力显然可以想象。
一线品牌“强者更强”
目前格力、美的、海尔等一线品牌不轻易谈“价格战”的字眼,但会通过各种方式清洗三四线品牌。等空调市场在清场之后,一线品牌的价值可能会迅速抬升,反而有机会实现超越。
从渠道层面,如格力的策略,在全国除与各地经销商、卖场密切合作之外。在当地都遍布了不少专卖店,就长沙市一地就有200多家,受卖场等因素影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今年格力空调在湖南省的目标是10个亿。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中国空调制冷网小新摘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