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销售出现“苦夏” 超市降价形式进行促销
天气很热,但与往年相比,今年夏天并非是最热的。但对于靠天吃饭的空调行业来说,销售业绩却出现了“苦夏”的状态。
“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夏空调的销售量与营业额都下跌了40%。”麦德龙超市负责空调销售的陈经理说,一般空调的销售旺季,批发集中在4-7月,零售集中在5-7月。而今年超过35℃的高温天气一直到7月才出现,这就使旺季销售周期足足减少了1-2个月。
为了拉动销售,超市基本采取降价的形式进行促销。“国产品牌的降价幅度在100元-150元,进口合资品牌的降价幅度在200元-300元。”陈经理指出,降价不仅是为了刺激销售的疲软,更重要的原因,是要清空能耗标准低于3级的空调的库存。据了解,国家已出台了新的空调能耗标准,等到明年,市面上将不再销售能耗指标低于3级的空调。“这个标准完全影响了批发商的拿货。”陈经理说,目前市面低价空调的能耗指标都在4级-5级,而指标高于3级的空调价格要比其高出近千元。为此,批发商拿货就出现了尴尬局面:拿低指标的,也许到了明年就不能卖;拿高指标的,进货成本又太高。陈经理说:“今年,批发商的拿货量已经明显下降了20%-30%。”
除了麦德龙,乐购超市负责人郑先生也表示,今年夏天的天气是热几天,凉几天。空调的销售曲线也像是过山车一样,增长几天,又下跌几天。
“天热的时候,平均单店销量可以到达10台左右,天凉的时候,一天单店只能卖出2、3台。”郑先生说,今年空调的销售情况明显没有往年来得稳定。虽然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但这主要依靠前段时间的降价促销。像海尔等几个品牌的空调,降幅在300元以上,促销阶段的销售量占了入夏以来销量的20%。
此外,虽然原材料成本看涨,今年超市依旧出现了价格在1500元左右的低价空调。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低价空调主要局限于国产品牌。除了受天气的影响外,国产空调品牌间的激烈竞争也是直接导致价格难以上扬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