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将进入大光热发展新时代
光热与光伏不同,太阳能光热产能的95%是在国内消化,而光伏产业的技术和市场两头都在国外,容易受制于人。由于节能贡献率日益凸显,宏观政策也在助力光热行业。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优化升级,到2015年,培育3家年产销量250万台以上的龙头企业。不仅如此,除了太阳能热水器以外,中高温热能、高温热电领域以万亿元为单位的产业规模有待开发。
未来的光热市场可分为热水、热能、热电三大市场,每个市场在民用、商业和工业等领域都有不同空间。100℃以下的低温热水领域,也就是太阳能热水器、热水系统等,每年在中国大概有1,000亿元市场规模;100-250℃的中温热能领域,可以开发太阳能制冷空调、工业加热烘干、海水淡化等,是个数千亿级规模的市场;250-400℃的高温领域,可以进行太阳能发电,市场规模上万亿。
中国是全球太阳能光热产业大国,集热面积位居全球之首,但主要是热水系统的应用。从紧锣密鼓的京津地区大型燃煤锅炉的替代上可以看出,清洁、高能效的燃气占据着主导。事实上,太阳能热采暖是节能减排、减少雾霾污染的更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整个光热行业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3,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7,470万吨,节约的能源消耗折算成标准煤相当于为国家贡献了两个三峡电站。太阳能光热作为新型能源行业,从诞生之日起,其绿色的基因在节能减排方面就具有先天优势。有业内专家表示,在城镇化进程中,今后10年,预计每年将有1亿个家庭进行舒适性的消费升级,不仅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节能低碳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热采暖系统和太阳能制冷系统融入人居生活将成为常态。大光热新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