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10年改造陈旧供热管网818公里

2010年12月01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从目前吉林省“暖房子”工程实施情况看,各项指标均能超额完成省委、

省政府年初下达的任务。

增温3℃,温暖的是民心。

一年来,从“暖房子”工程的提出,到强势推进再到阶段性成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浸透着省委、省政府深沉的民生情怀。

吉林2010年“暖房子”工程实施具体情况

■完成新增供热能力7246.9万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计划新增5390万平方米,区域锅炉房计划新增1856.9万平方米。核减改造撤并分散小锅炉减少供热能力后,净增加供热能力5580.48万平方米。

■分散小锅炉房计划改造撤并600座,2010年完成撤并811座,2010年可减少1666.42万平方米污染严重、产能落后的供热能力。

■陈旧供热管网计划改造600公里。2010年完工818公里。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及供热计量改造计划改造500万平方米,围护结构(外墙保温)改造2010年完工985.06万平方米,供热计量改造2010年完工582.06万平方米。

■工程背景

罕见低温天气

凸显供热矛盾

“谈‘暖房子’,绕不开去年的罕见低温天气。”昨天,省住建厅暖房子办的相关负责人表示,2009~2010年采暖期,出现的历史罕见低温天气,使城市供热矛盾突出表现出来。

随后,他详细列举了吉林供热的诸多矛盾:吉林省现有15年以上的老旧主干管网就达2150公里,占总管网的27%,管道爆裂事故频发,造成大面积停热和低温运行;吉林省现有6100座小锅炉房,仅长春市就有2087座,供热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既有非节能建筑较多,门窗破旧,房屋保温条件差,楼内管网失修失管。

城市供热是污染物排放大户

“此外,东北地区城市供热是耗能的重点领域,消耗大量煤炭、电力、水等能源资源。”他表示,据初步测算,吉林省28个设市城市供热面积2.8亿平方米,一个采暖期内所消耗的煤炭、电力和水就分别达到1176万标吨、7.756亿度和4409万吨。城市供热领域也是污染物排放大户,以小锅炉(无脱硫和低效除尘)供热为例,1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一力争三年提高城市供热保障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搞‘暖房子’变得迫切起来。”他透露,省委书记孙政才到任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与市州负责同志、省建设系统的同志进行多次交流,下决心在2010年启动“暖房子”工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使吉林省城市供热保障能力和房屋保暖能力显著提高。

■吉林面推进

“米袋子”,“菜篮子”,还要有个“暖房子”

2009年12月1日,省委书记孙政才上任的首个工作日。他专程赴长春市调研经济发展和民生工作,当了解到长春市部分小锅炉房供热质量不达标,影响市民生活时,孙政才语重心长地说,“眼下,这么冷的天儿,让老百姓住上暖和的房子,就是最大的民生实事。”

2009年12月24日,现任吉林省省长王儒林到长春市专门考察供热工作。他强调,冬季供热是当前最大的民生,是人民群众生存的需要,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一定要做到“五保”——保煤、保电、保运行、保安吉林、保温度。

2009年12月25日,吉林召开吉林省冬季供热用煤协调会,确保煤源、运力,保证热电企业煤炭供应量,并再次传达落实了孙政才和王儒林关于做好供热工作的批示。

2009年12月29日,吉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常讲‘米袋子’,‘菜篮子’,在东北还要有个‘暖房子’。真正让城市居民特别是生活比较困难的群众都能温暖过冬。”省委书记孙政才的这番话引来百姓一片喝彩。

2010年1月19日,王儒林作省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暖房子”工程成为吉林2010年要办好的10件民生实事之一。

2010年9月28日,孙政才实地察看长春气象仪器宿舍小区的“暖房子”工程情况。他与小区居民亲切交谈,了解大家的感受,他对大家说,“暖房子”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大力推进改造和维护工作,就一定能够把工程实施好。

从孙政才上任的首个工作日,到这次调研,时间相隔10个月。短短10个月,一场惠及千家万户的“暖房子”工程,在吉林大地吉林面推进。

■工程进展

从目前情况看,吉林2010年可吉林面超额完成任务

4月30日,省政府召开吉林省暖房子工程推进工作暨暖房子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审议了《吉林省“暖房子”工程实施办法(草案)》,各市(州)政府递交了责任状。省长王儒林出任“暖房子”工程领导小组组长。

实施“暖房子”工程,吉林省开出了一份长长的“民生菜单”:用三年时间,投资182亿元,在各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完成陈旧供热管网改造1800公里,改造撤并小锅炉2000座;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及供热计量改造1500万平方米,实现供热信息化管理……

2010年计划投资60亿元,改造陈旧供热管网600公里,改造撤并小锅炉600座,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及供热计量改造500万平方米,启动吉林省供热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力争在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

5月初,吉林正式启动了暖房子工程。

“暖房子”工程领导小组雷厉风行,成立不足6个月的时间,制定下发《吉林省“暖房子工程”实施意见》等13个系列文件。

从目前吉林省“暖房子”工程实施情况看,各项指标均能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年初下达的任务。

■落实资金

确定十个渠道筹措改造资金

为切实解决好资金问题,省委书记孙政才,省长王儒林亲自组织研究落实财政资金问题,省政府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并通过地方政府债券筹集13亿元,共14亿元投入工程建设。各市州根据实际情况也安排配套资金。

4月9日,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多方面筹集改造建设资金。会议确定,各市州是“暖房子工程”实施主体,也是筹资责任主体,必须广开筹资渠道,千方百计落实改造资金。

此次会议上,更是确定十个筹措改造资金渠道:

1.省财政安排1亿元奖补资金用于“暖房子工程”启动建设;

2.各市州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大财政投入,按照不低于1:2的比例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3.统筹使用政府债券,2010年计划63亿元,除去年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结转项目和规定的重点投向外,还有一部分节余,要吉林部用于“暖房子工程”,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要抓紧组织落实好这部分资金,最终通过债转贷解决13亿元用于“暖房子”工程建设;

4.利用各级政府融资平台,争取金融部门贷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省里统贷、市州承贷;

5.利用发行信托产品融资租赁;

6.产权明确的供热企业要自行筹资进行热源能力建设和管网改造,通过提高供热负荷,增加热用户;

7.个人合理负担一部分,主要包括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更换门窗等费用;

8.政策扶持解决一部分,主要是减免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享受省市有权决定的各项优惠政策;

9.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财政厅要主动与中央部委联系沟通,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补助资金和财政补贴资金;

10.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

社会效益

提升中低收入家庭居住质量

“暖房子”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据统计,2010年实施的“暖房子”工程,使15.15万户、48.49万城市居民冬季室内生活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如果把吉林省县以上城市急需改造的70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吉林部实施节能改造,将惠及110万户、340万城市居民。

应当看出,需要实施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都是建设使用时间比较久远的老房子,而居住在这些房子里的居民,都属于中低收入家庭,由于他们的收入比较低,还没有足够的条件和能力改善住房条件。因此,通过“暖房子”工程,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居住质量,也提高了社会和谐程度。

有效推动节能减排

通过实施“暖房子”工程,有效地推动了节能减排。初步测算,2010年完成小锅炉改造811座,实现集中供热1666.42万平方米,本采暖期可节约标煤43.8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万吨,减少烟尘排放3.0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9.36万吨。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完吉林取消吉林省县以上城市的小锅炉房,每个采暖期可节省标煤329.6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53万吨、烟尘排放22.8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897.77万吨。

2010年计划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500万平方米,实际开工约985万平方米。改造工程按照吉林省建筑节能50%标准进行设计、施工,项目完工后,每个采暖期可节约供暖燃煤15.76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197.76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8.34万吨。如果吉林部完成县以上城市70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每个采暖期可节约供暖燃煤11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8400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98万吨。

“暖房子”让群众的老房子升值

此外,通过实施“暖房子”工程,提高了房屋价值,增加了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诸如,长春市、松原市等一些城市通过实施“暖房子”工程,使改造后的住宅每平方米升值近千元。特别是通过供热计量改造,安装供热计量装置,推进了热计量收费的实施,用户还可以按用热量支付采暖费用,节约了热费支出,这种效果是长期的。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