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家电有了“行业规范”
2003年06月1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由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负责起草的家用电器抗菌标志产品技术规范已经完成,现正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行业标准。
据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严庆博士介绍:该技术规范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抗菌材料和微生物学的专家参与制订的。
据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率先在家电产品中应用抗菌塑料,抗菌洗衣机、抗菌电话等产品,一面市就深受消费者的欢迎。1995年抗菌洗衣机在日本国内的市场份额达30%,2000年达80%。1997年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世界玩具博览会上,最热门的一类产品是抗菌玩具。20世纪90年代后期,抗菌家电被青岛海尔和合肥美菱等家电制造商引入到我国家电市场,从而在家电领域掀起了健康抗菌之风。据估算,我国1999年抗菌剂产量150吨,销售额1200万元,抗菌制品产值100亿元。预计2003年抗菌剂产量将达500吨,抗菌制品产值将超过500亿元。
但是,目前抗菌材料行业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抗菌制品的抗菌性能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致使目前抗菌制品市场存在着一些混乱现象。
首先,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所用抗菌材料和抗菌制品的抗菌性无严格的质量技术监督,消费者从外观上也无从区分。
其次,由于受抗菌产品的商业利益驱动,有少数最终产品制造者打出抗菌产品的旗号,实际上在所宣称的抗菌产品中只有少数个别部件用抗菌材料制造,大多本应进行抗菌加工的部件仍不抗菌。
更有甚者,有的企业乘机浑水摸鱼,以抗菌名义销售的所谓“抗菌产品”,根本就没有使用任何抗菌部件,欺骗消费者。
对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进行规范和自律不但是广大消费者的呼声,同样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内从事抗菌材料开发和应用的企业迫切希望尽快建立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日前组织专家委员会的多位专家,借鉴日本等国家的标准制订了适用我国国情的抗菌技术规范,并强调业内在宣传抗菌时要统一认识,明确定义,对抗菌、杀菌、消毒、灭菌要严格界定。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定义,抗菌是指“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产品的抗菌自洁功能主要是抗菌、防腐,是借助抗菌材料抑制细菌生长、阻止细菌繁殖的一种控制措施,使机体不受微生物活动的危害、防止物品因微生物活动而腐败变质或成为传播微生物危害的媒体。
抗菌技术规范要求制造商和销售商不仅要明确说明抗菌产品的哪些部件或部位做了抗菌处理,还要规定同一类别的产品中哪些部件必须经过抗菌处理,并用数字体现经过抗菌处理的部件抗菌性能需要达到什么标准。
--摘自《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