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经验: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学习样本

2008年07月22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海尔的高度》该书是海尔研究权威胡泳解读海尔经验的最新著作。它是一部系统反映中国本土企业的先行者海尔集团管理革命实践最新成果的作品,全面客观记录海尔对全球化路径、信息化再造、产权改制、治疗“大企业病”等诸多难题的探求,独家披露张瑞敏“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出道路”的真实心声,首次详尽解读外界对海尔和张瑞敏的众多非议背后的是非曲直。该书值得关注的几个话题:

信息化再造:中国企业界的“下一个大事件”?全球化路径:是义无反顾执著于海外建厂,还是一改初衷走跨国并购之路?海尔的庞大资产如何界定?企业家的价值和贡献该不该承认?何以不凭控制,却达到自如驾驭越来越大的海尔?

在关于“中国制造”的众多非议日渐风盛之时,《海尔的高度》一书的出版可谓一场及时雨,冲刷了在人们心头盘旋已久的阴霾;而对于更多企业人来说,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在全球化视野下捧出的这一份精神大餐,将使众多踽踽独行于“中国品牌”之路上的中国本土企业欢喜雀跃。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商海风生水起,不按常理出牌的竞争模式,使得理论上的研究未免有隔靴搔痒、隔岸观火之嫌,许多曾被奉为真理的经营理论被置于新形势下的镁光灯下,就有被颠覆和解构的危险。“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许多人甚至高呼“经济学的终结”,为了更真实地触摸经济发展的血脉,“狼来了”之前的家园建设还必须倚赖于中国本土企业家的苦心经营和独特探索。《海尔的高度》一书就是以海尔的最新企业管理变革实践为鲜活案例,有血有肉,诉说的是一部中国本土企业浴火涅槃的故事,为中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沉着应对抛砖引玉,它犹如一声嘹亮的号角,吹响了中国全球化下新的征程。

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而言,海尔都为中国企业树立了一个有力的榜样,它所缔造的神话,不仅属于中国,更被颂于全世界。正因于此,我们才渴望近距离对它一探究竟。在这次阅读历程中,从时间的维度上,能清晰地看到海尔的“前世今生”;在空间的维度上,能真实地触摸海尔决胜全球的品牌战略。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决策能力是企业家为维持企业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素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生存思维,战胜自我、否定自我的成功悖论,速度决胜、信息先行的前瞻眼光,人单合一、三码合一的管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流程管理……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是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所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内容归根到底,是海尔人数十年如一日的智慧和坚持,更是张瑞敏杰出决策能力的凸显。

将海尔经验称为中国本土企业管理革命的“圣经”,可供借鉴的金科玉律,绝无哗众取宠之嫌。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就是对此绝佳的阐释,海尔就是最好的学习样本。相信,海尔的宝贵经验将超越海尔,为所有奋进中的中国企业所重视和借鉴。

贯穿《海尔的高度》全书的是这样四个关键词。

全球化路径:全球化早已是不争的现实,海尔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开路先锋。然而,在全球化路径的寻求上,张瑞敏采取逆向思维,使得海尔的路径显得特立独行,在大量外资企业纷纷进驻中国以取得低成本优势时,海尔却义无反顾加快了海外建厂的步伐。

就在此举经受一片质疑,海尔海外建厂开始取得如火如荼的进展时,张瑞敏却又一次一反常态,表示出对跨国并购的兴趣,业内再度一片哗然。一直以来,海尔所建立的都是一个稳扎稳打的企业形象,张瑞敏更被称为低调行事、谨言慎行的代表,跨国并购的风险众所周知,尤其是在TCL并购案流产之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之路更像是一场博弈,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海尔是执著于海外建厂,还是一改初衷,走上跨国并购之路?

信息化再造:如果说全球化路径的选择是海尔的宏观战略,那么信息化再造就是它在微观领域的一大革命。既然是革命,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意义之深刻自不必说。这不仅需要执行者高度的前瞻性眼光,还需要运筹帷幄的智慧和魄力。在信息化再造中,海尔提出了资源存折、市场链、人单合一、信息化日清等新名词,无一不是张瑞敏独创的思路,目的是打破以往的信息孤岛格局,使生产、销售等流程融会贯通,以获得先发制人的主动权。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化市场,信息化只争朝夕,信息化再造也可能是中国企业超越世界跨国巨头的唯一途径,以致作者言之为中国企业界的“下一个大事件”。

产权改制:产权问题困扰国人已久,而其中集体资产的界定问题更一直触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其棘手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海尔作为中国集体企业中的佼佼者,其产权分割尤其受到关注,尤其是在2004年郎咸平对海尔的责难之后,讨伐声四起,海尔被彻底“妖魔化”,一时间,张瑞敏犹如置身孤岛,百口莫辩。走到如今要向全球化战略发展的路口,海尔的产权改制势在必行,但口诛笔伐之下,使得本就在小心求证之下的产权改制计划更难见天日,张瑞敏也一直在回避自己的股权问题。为此,作者在书中试问: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应不应该承认?以离奇的逻辑狙击本土优秀企业是不是社会的悲哀?该不该体现企业家的贡献和价值?

大企业病:在海尔国际化大发展时期,一方面海尔亟须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拳脚,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却开始滋生“大企业病”。而这也是中国企业将普遍面临的困境。对张瑞敏而言,急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已把他推到国际化的风口浪尖之上。怎样避免海尔的大企业病,成为张瑞敏每天花时间思考最多的问题。何以不凭控制,却能达到自如驾驭越来越大的海尔?

就本书的写作方式来说,我是很欣赏的。在财经图书市场上,企业传记已然占据了半壁江山,对企业的美化也似乎被奉为圭皋。而作为海尔的忠实观察者,著名管理学者胡泳一如《海尔中国造》、《张瑞敏如是说》、《张瑞敏谈管理》之写作风格,以旁观者冷静的眼光打量着这个曾有二十多年辉煌历史的“中国巨人”,不以既定的理论框定企业,对企业的溢美之词也寥寥,只有当外界对张瑞敏的种种质疑日益白炽化、对海尔日益妖魔化时,才为之作出辩解,这恰恰表现了一个写作者应具备的良心。他选择在客观的解说中再现海尔的成长历程,对海尔目前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也毫不避讳,读者慧眼识珠之下,是非曲直自有分说。对于一个传达者来说,他的使命不在于评判,而在于给后来者提供一份可观可感可践行的经验模式。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