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VS逆转 2012年空调市场半程面面观
随着节能补贴的到来,企业仿佛又焕发了青春,过去几年来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是推动国内家电业发展的两大动力,但随着这些政策陆续到期,再加上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家电业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日子就难过起来,此次节能推广政策相当于给家电业增加了新的“发动机”。但却依然逃不开空调市场增长缓慢这个事实,“很多企业今年的销售增长缓慢,负增长的也不少。”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那么2012上半年空调市场到底怎么样呢?就让我们来个半程评点。
节能补贴——是希望也是“序曲”
2012年5月28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了《节能惠民工程高效节能空调推广实施细则》,除了对能效等级为2级及以上的定速空调进行补贴外,也对能效等级2级及以上的变频空调实施财政补贴政策,且变频空调补贴最高金额为400元。
这是继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三大政策退出之后的新一轮财政刺激,相比之前节能补贴政策,此次把变频空调纳入补贴推广范围,而对于变频产品的补贴幅度远高于定速系列,极有可能造成各品牌市场份额的重新调整。因此,节能补贴细则的出台,被业内认为是空调行业结构调整的导向。
如果说原来家电下乡是刺激需求的政策,是一种惠民政策,而这一次的256亿是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和惠民的政策还是不一样的,产业政策是对于节能产品的补贴,也就是说从产品升级推动技术升级,由技术升级来推动产业升级。因此,政策的真正受益者是空调行业里的大企业,因为这个时候谁的节能产品好,谁的技术先进,谁未来是切这块蛋糕切的最多的。
库存和减产——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去年年底的库存让企业“记忆犹新”。由于多种原因导致2011冷年终端销售增长幅度略低于企业内销出货增幅为39.5%,空调行业库存总量达到1620万台,较2010冷年的1225万台增加了395万台,增幅为32.2%,此库存水平已经达到2009年的两倍之多。其中工厂及中心库库存为1080万台,渠道商业库存540万台,均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市场数据统计2011年9月空调厂出货量达到450万台,比去年同期的390万台增加了60万台;但是零售终端出货不理想,9月空调零售量为450万台,比8月的500万台减少50万台。
为了消耗巨大的库存量,早在今年3月份开始,国内各大空调品牌就相继发起了2012年的首轮促销,许多一线空调企业如美的、海尔等都率先行动起来。五一小长假更是将空调市场促销推向了另一个高潮,苏宁易购、京东商城、国美商城都把空调作为促销主力,同时有商家喊出了“五一不买空调,过后就涨价”的口号,经过几个月的减产和促销库存量已大大减少,截止今年5月,整个行业库存环比降幅达7%,工厂在库空调为910.5万台。
减产也成为消化库存和救市的另一种手段,不同于2011年大跃进式的生产,今年空调企业纷纷关停了一些生产线,数据显示,2012年5月,中国家用空调行业生产总量是1152万台,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7.4%;
价格战——一场“狼来了”的游戏
国内的家电消费价格敏感度很高,价格战是推动销量增长的关键,“价格战”的担忧一度弥漫业界。但是,当业内人士纷纷猜测今年价格战还会不会出现时,市场却是风平浪静。产业环境由暖转寒,为降低经营风险,多数家电企业开始保利润,而非拼销量和市场份额。空调企业的日子不好过,海尔、美的、格力等龙头企业今年的策略也从求规模变为保赢利,希望业绩持续成长。几个大佬不出手,全行业打价格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出于对企业盈利状况的考虑,以低价换市场的行为应该不会再现,企业将更加注重价值的回归。与此同时,企业变频空调销售导致的产品结构转变将使空调市场均价有所上升,另外,节能惠民补贴和以旧换新政策的停止也会拉升空调市场均价。
高端化人性化——趋势
与2011年相比,空调新品开发与上架率明显下降,这与厂家当下急于消化库存有一定关系,这些现象并不能说明空调技术创新遇到了瓶颈。其实,空调创新能力依然强大,据悉空调厂家设计室已经有多款新式空调设计方案,只是当下消化库存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点。
但是,很多人性化的高端产品依然是盘踞在市场的主流格力U系列空调、I太空舱新品、美的全直流变频、海尔除PM2.5空调,不但在卖场上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它们也因强势的产品特点和对细分人群需求的关注成为众多消费者的购买首选。这些产品的推出有着非凡的积极意义,因为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消费者体会到了量身定制的贴心产品。
种种人性化功能出现在空调产品上,不管厂家采用何种技术,也不论厂家赋予了如何高科技感的名称,其共同目的都是在试图摆脱目前市场低迷的困境,通过差异化路线提高产品价格,实现附加值的增加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家电销售的开拓了又一出路。